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
一口气要下十万石民粮的采购单,皇上这是不准备过日子了吗?周延儒和陈演两人对自家皇上的大手笔有些吃惊。
以目前的高粮价来说,十万石粮的总价近三十万两银子,这么大的单子放出去,哪怕是运粮的利润再低,也足够海商们趋之若鹜了。单价低、可总量大啊,只要有量在赚钱就不是问题。
海商们有足够的船运这些粮食吗?以朱由检浅薄的历史知识来说,此时大明附近的海商绝对是有这个运输力的。京城有这个大的消费市场,是天然发展商品经济的优良市场,将海贸做起来才是正道。
海运总体来说要比运河航运的成本小,运河北路严格意义上来说运输条件并不好,每年光疏通运河的投入以及纤夫人力的支出都不是小数目。大明用运河当生命线,主要是因为被围绕运河形成的利益团体所绑架。这玩意就是个糊涂账,现在要改就是伤筋动骨,要付出相当大的代价,所以还是得当补锅匠,能应付一天是一天。
明明有更低成本的方式可供选择,可就是要死力维持高成本的方式,这现象并不是大明独有的!经济学规律,有时候在政治利益面前并不管用。或者说政治利益本身就是经济规律之一,这世上就没有抛开政治而存在的纯粹性的经济学规律。
能这么硬气的花钱,是因为朱由检最近手头有活钱了。说起来也是有些令人意外,本来以为由于清兵入关,整个京城的经济活动会大受影响,可没想到事情出现了意外。重点发展的搪瓷产业,并没有受战争的影响而出现销量锐减的现象,正月和二月居然出现了销量暴涨的情况。
搪瓷厂二月份的净利润粗略统计接近二十万两!这么奇怪的现象让朱由检想不通了好几天。专门安排宫里太监调查之后才搞清楚了原因!搪瓷销量暴涨是沾了战争的光!
这事说起来都有点匪夷所思!但事实就是如此。可能是由于过年的时候发了批年货让远到而来的勤王兵见识到了搪瓷产品的好,也许是搪瓷产品本身有了口碑。总之,自开年后,来自各地的勤王兵,各种想办法从京城买搪瓷产品。十来万勤王兵,每人买一件东西,就是十几万件!更何况他们大多数人还不是只买一件就行。普通士卒有购买需求,大大小小的军头们就更厉害了。感觉他们不是来京城打仗的,而是跑过来进货的。
支持勤王兵们买买买的除了有购买意向外,还因为他们手里有钱。给陈新甲弄了一百万银子的贷款,兵部和将头们贪上一部分,手底下的士卒们还是能喝上点汤的,一个人手里分两三两银子没啥问题。
大家是来勤王的不假,可也是来出公差的。这个时代走这么远的路,对普通人来说并不容易。好不容易来趟京城,进不了城也就算了,不买点土特产能行吗?京城的土特产中,搪瓷这玩意是最适合勤王兵群体往老家带的。适合保存、不怕摔、还具有独特性,拿到家里多少算个物件。乡邻们一问,就说这是从京城买过来的好货,他们只有羡慕的份!没去过京城的人能买上这东西?
战争居然成了搪瓷热卖的催化剂,这够让人无语的。皇上并没有因为搪瓷的热卖而有多高兴,宫里的大管家王承恩就不一样了。他最近这段时间睡觉都是抱着搪瓷缸子睡的,没这玩意在手边心里就不踏实。
宫里有了搪瓷这个产业,就像是有了会下金蛋的鸡,各方面宽裕了不少。将南直隶那边的收入转给东宫的影响也没那么重要了。
“大伴、你完了和宫里其他人合计一下,看怎么报个合理的价。既要让海商们有钱赚,但又不能让宫里亏太多钱。报价是个大学问,得仔细琢磨一下。”周延儒他们走了以后,朱由检叫来了王承恩,吩咐起这次大采购的事。
“皇爷、咱们宫中又不缺粮,一下子购这么多粮,都够宫里人近一年的吃用了。再说今年还有皇庄里产的杂粮,宫中进这么多粮岂不是白花钱?”
“大局观!这次采粮就是体现大局观的时候!这次采粮朕是有大谋划的,你只管去办就是。估计这么多粮买下来也得两三个月才能完成,粮来了以后,一部分放到宫中开的铺子里平价往出卖,另外一部分全做成精粉。精粉加工成罐子肉去卖,麸糠用来养皇庄里进的猪羊幼仔。有这些撑着,就能坚持到今年的秋粮下来。秋粮下来后多贴点膘,在冬天京城就能有大量的肉食供应。如此一来,宫里不但有进项还能稳定京城的物价。此为其一,其二是朕马上要扩编勇卫营,所需的军粮还不是要宫里出?这还是容易理解的部分,其它的用意给你一时半会说不清楚,就不多说了,反正就是放手去办。会赚钱不算大能耐,会花钱才是大学问,你的好好悟悟其中的道理。”
会花钱才是大学问?皇爷说的这是哪儿来的歪理?王承恩觉得自己的三观受到了冲击。按皇爷这个花钱的节奏,哪怕是宫里有了搪瓷厂这个下金蛋的鸡,估计一年下来也剩不了多少钱。
也不知道怎么回事,自从去年夏天皇上晕了一次后,他的很多行为王承恩是越来越难以理解了。反正他一番折腾下来,宫里是赚了不少钱,可开支也大的多了,这么个干法真不知道是好事还是坏事。
“皇爷、外廷的人这段时间一直催着宫里尽快将俘获的虏兵接手。这两千多人要安置在什么地方啊?”
“你让他们先坚持上几天,最迟一个月朕会把地方找好的。大伴你还得从宫里选两三百精干点的人手,建石泥厂的时候得用这些人当管事。不过全用宫里人恐怕没法压得住这帮贼子,你最近和王之心商议一下,和他一道去趟通州的伤兵营,从里边选些上不了战场,但行动不受大影响的悍卒出来,有他们当帮手,应该是能弹压住这些俘虏。”
建水泥厂是最近就要启动的项目,但地址还没找好。京城里边肯定不行,得在城外找个采石方便,最好还有水流可用的地方,这样的地方似乎并不好找!
一口气要下十万石民粮的采购单,皇上这是不准备过日子了吗?周延儒和陈演两人对自家皇上的大手笔有些吃惊。
以目前的高粮价来说,十万石粮的总价近三十万两银子,这么大的单子放出去,哪怕是运粮的利润再低,也足够海商们趋之若鹜了。单价低、可总量大啊,只要有量在赚钱就不是问题。
海商们有足够的船运这些粮食吗?以朱由检浅薄的历史知识来说,此时大明附近的海商绝对是有这个运输力的。京城有这个大的消费市场,是天然发展商品经济的优良市场,将海贸做起来才是正道。
海运总体来说要比运河航运的成本小,运河北路严格意义上来说运输条件并不好,每年光疏通运河的投入以及纤夫人力的支出都不是小数目。大明用运河当生命线,主要是因为被围绕运河形成的利益团体所绑架。这玩意就是个糊涂账,现在要改就是伤筋动骨,要付出相当大的代价,所以还是得当补锅匠,能应付一天是一天。
明明有更低成本的方式可供选择,可就是要死力维持高成本的方式,这现象并不是大明独有的!经济学规律,有时候在政治利益面前并不管用。或者说政治利益本身就是经济规律之一,这世上就没有抛开政治而存在的纯粹性的经济学规律。
能这么硬气的花钱,是因为朱由检最近手头有活钱了。说起来也是有些令人意外,本来以为由于清兵入关,整个京城的经济活动会大受影响,可没想到事情出现了意外。重点发展的搪瓷产业,并没有受战争的影响而出现销量锐减的现象,正月和二月居然出现了销量暴涨的情况。
搪瓷厂二月份的净利润粗略统计接近二十万两!这么奇怪的现象让朱由检想不通了好几天。专门安排宫里太监调查之后才搞清楚了原因!搪瓷销量暴涨是沾了战争的光!
这事说起来都有点匪夷所思!但事实就是如此。可能是由于过年的时候发了批年货让远到而来的勤王兵见识到了搪瓷产品的好,也许是搪瓷产品本身有了口碑。总之,自开年后,来自各地的勤王兵,各种想办法从京城买搪瓷产品。十来万勤王兵,每人买一件东西,就是十几万件!更何况他们大多数人还不是只买一件就行。普通士卒有购买需求,大大小小的军头们就更厉害了。感觉他们不是来京城打仗的,而是跑过来进货的。
支持勤王兵们买买买的除了有购买意向外,还因为他们手里有钱。给陈新甲弄了一百万银子的贷款,兵部和将头们贪上一部分,手底下的士卒们还是能喝上点汤的,一个人手里分两三两银子没啥问题。
大家是来勤王的不假,可也是来出公差的。这个时代走这么远的路,对普通人来说并不容易。好不容易来趟京城,进不了城也就算了,不买点土特产能行吗?京城的土特产中,搪瓷这玩意是最适合勤王兵群体往老家带的。适合保存、不怕摔、还具有独特性,拿到家里多少算个物件。乡邻们一问,就说这是从京城买过来的好货,他们只有羡慕的份!没去过京城的人能买上这东西?
战争居然成了搪瓷热卖的催化剂,这够让人无语的。皇上并没有因为搪瓷的热卖而有多高兴,宫里的大管家王承恩就不一样了。他最近这段时间睡觉都是抱着搪瓷缸子睡的,没这玩意在手边心里就不踏实。
宫里有了搪瓷这个产业,就像是有了会下金蛋的鸡,各方面宽裕了不少。将南直隶那边的收入转给东宫的影响也没那么重要了。
“大伴、你完了和宫里其他人合计一下,看怎么报个合理的价。既要让海商们有钱赚,但又不能让宫里亏太多钱。报价是个大学问,得仔细琢磨一下。”周延儒他们走了以后,朱由检叫来了王承恩,吩咐起这次大采购的事。
“皇爷、咱们宫中又不缺粮,一下子购这么多粮,都够宫里人近一年的吃用了。再说今年还有皇庄里产的杂粮,宫中进这么多粮岂不是白花钱?”
“大局观!这次采粮就是体现大局观的时候!这次采粮朕是有大谋划的,你只管去办就是。估计这么多粮买下来也得两三个月才能完成,粮来了以后,一部分放到宫中开的铺子里平价往出卖,另外一部分全做成精粉。精粉加工成罐子肉去卖,麸糠用来养皇庄里进的猪羊幼仔。有这些撑着,就能坚持到今年的秋粮下来。秋粮下来后多贴点膘,在冬天京城就能有大量的肉食供应。如此一来,宫里不但有进项还能稳定京城的物价。此为其一,其二是朕马上要扩编勇卫营,所需的军粮还不是要宫里出?这还是容易理解的部分,其它的用意给你一时半会说不清楚,就不多说了,反正就是放手去办。会赚钱不算大能耐,会花钱才是大学问,你的好好悟悟其中的道理。”
会花钱才是大学问?皇爷说的这是哪儿来的歪理?王承恩觉得自己的三观受到了冲击。按皇爷这个花钱的节奏,哪怕是宫里有了搪瓷厂这个下金蛋的鸡,估计一年下来也剩不了多少钱。
也不知道怎么回事,自从去年夏天皇上晕了一次后,他的很多行为王承恩是越来越难以理解了。反正他一番折腾下来,宫里是赚了不少钱,可开支也大的多了,这么个干法真不知道是好事还是坏事。
“皇爷、外廷的人这段时间一直催着宫里尽快将俘获的虏兵接手。这两千多人要安置在什么地方啊?”
“你让他们先坚持上几天,最迟一个月朕会把地方找好的。大伴你还得从宫里选两三百精干点的人手,建石泥厂的时候得用这些人当管事。不过全用宫里人恐怕没法压得住这帮贼子,你最近和王之心商议一下,和他一道去趟通州的伤兵营,从里边选些上不了战场,但行动不受大影响的悍卒出来,有他们当帮手,应该是能弹压住这些俘虏。”
建水泥厂是最近就要启动的项目,但地址还没找好。京城里边肯定不行,得在城外找个采石方便,最好还有水流可用的地方,这样的地方似乎并不好找!
华娱之身怀小破站 龙神在都 大宋之寒门枭雄 美漫世界里的圣主 红楼:我真没想造反啊 人在精灵:开局一颗闪光宝可梦蛋 一眼超脱 豪门宠婚之冷少追妻难 逆袭之胖女也有晴天 洪荒:刚成混元大罗,洞府被挖了 奶爸:刚毕业,女神就打来电话 美食:我华夏食神!馋哭美女主播 最风华 后灵时代 身向榆关哪畔行 青梅萌萌哒:竹马男神,宠翻天 非主流球星 男神快到镯里来 影视从流金岁月开始 南山隐
投行白骨精重生到20年前,大学懦弱校花变身天后,终成霸气女王,轻娱爽文,燃情精彩!求收求推!如果您喜欢重生校花凶猛,别忘记分享给朋友...
李祎祎只是一个很普通的打工妹,却万不想竟然会穿进修仙世界里。却从未想过自己竟然是一篇自己从来没有看过的。那修仙文里的那连炮灰都算不上的只是为了给女配送空间的路人而已。如果您喜欢携手修仙路,别忘记分享给朋友...
关于空城精典写实末世小说全新变异生物体系,无系统,无重生,无空间,末世文中的一股清流!大陆国北疆省,古来苦寒之地。一场灾难,席卷全国,恶灵四起,民不聊生。云中市市民王晓空身陷异变,带领全家...
关于暗影统领的公主妻她从来都知道,他们的爱始于相互利用。而他在她进入他的心之后,他就想把自己的全部,都给她。颜乐于穆凌绎而言,就算她拿着刀插进了自己的胸腔里,他都会说只要颜儿开心,就好。...
关于乡野小医生小农民意外获得神农传承,救死扶伤,一路飞起,拳打恶霸,脚踢高富帅,无数美女沦陷在他的圣手之下。...
关于医仙王妃很傲娇夜晚星费尽艰苦,好不容易研制出了一种新药坐等发家致富,可她怎么也没想到竟会在这个时候穿越。穿越就算了,原主竟是个呆傻的小白羊,在将军府被关别院数十年受尽冷落欺凌,好不容易嫁给了心上人战王爷,却是被娶回去做工具人的!这夜晚星怎么能忍,敢让她做工具人?有仇报仇,有冤申冤,不就是不受待见吗,她大不了把将军府闹得天翻地覆。还有什么狗屁战神王爷,她和离书都写好了,可他怎么回事?不去找他的心上人,还往别院跑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