魔天记小说网

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

89(第1页)

怎么处理金银财宝倒是容易,那些北蛮人不识货,或者说只认识硬通货,积攒的宝物之中除了一小部分是宝石,其他的都是金银器物,只要派人进行称量,并且记录在案,然后再派一些军士押运回京城,重新铸成官银金饼之类的,放入国库就可以了。

有林钧在京中,根本就没人敢对国库伸爪子,主动归还库银还怕被收拾呢,敢打库银的主意,非得被这位“酷吏”弄死不行!

这件事只需派一个司徒晟信任的心细官员去称量记录,又有着可信的大将领军护送,想来不会出什么乱子。就是真闹出乱子,大不了再清洗一遍吏治而已,他可不怕杀人。

别的都好办,可是这些抓来的活人就不一样了,他们必须有具体的安置方法才行,不能留在这里干吃粮食,也不能都聚集在边关招惹是非。

这个应用的方法江源倒是已经想到了,他沉吟一下,说道:“陛下,臣倒是有一个主意,却不知当说不当说,也不知陛下愿不愿意下狠心了。”

“是何主意?快快说来。”司徒晟在心中翻了个白眼,当说不当说你都已经说出来了,难道还封住你的嘴吗?你江源江清远出的主意就没有一个不需要大魄力大狠心的,哪一次也没见你咽回去,闭上嘴,想说就说吧,反正以一夕之恶名换来大靖国富民强,怎么算都是值得的。本国的贪官他都杀得,还在乎狠心对待异国的俘虏吗?

“陛下可还记得源是如何成为状元郎的吗?”江源话题一转,颇为答非所问,不过看他的表情就知道他没有炫耀出身的意思。也是,向着皇帝炫耀状元的出身有意思吗?他这么说只是为了引着司徒晟回忆而已。

“状元郎?”司徒晟皱了皱眉,仔细回忆起来。江源救过司徒晟的性命,了解到他的姓名出身之后,司徒晟一直都没有放过和他有关的任何讯息。当初江源成为会元和状元的文章册页司徒晟都收集来看过,认为文章写得字字珠玑,如此才会那么想要与他相识相交,招致麾下的。

当初的那几份答卷现在还放在司徒晟宫中的书房之中,供他偶尔翻阅,留作纪念呢,又怎么会忘记呢?

“那篇关于如何从洛水引渠道灌溉农田的策论?”司徒晟疑惑地问道。

“正是如此。”江源微微一笑,继续说道:“当初那一条龙首渠引得洛水穿过七里商颜山,使得附近两千余倾田地获得灌溉,让旧日之下田变成今日之上田,可以种植稻米等作物,亩产增加为原先的数倍。这修渠本是一件好事,利民利国,应该是国事中的重中之重,可是为什么之后再也没有人提议修建过如此规模的渠道呢?”

所有人都知道想要改良盐碱地的亩产,在这个时代最有效的办法就是引水灌溉,用大量的水冲刷走田地中的盐碱成分,只有这么做才能让亩产低下的下田变成丰厚的上田。这种科学已经认证的方法无论在古代还是现代都广为应用,江源上辈子干农活的时候也了解过。

可是古代不比现代,在现代只要利用水泵,就可以从井中抽水灌溉农田,可是古代哪有水泵这种设施啊?光靠老百姓自己一桶一桶的浇灌,只能是杯水车薪,不能说完全没有效果,可是也基本没什么作用,在这个时代最好的办法就是修筑水利工程,引江水河水去冲刷土地,并且将淤泥作为肥料使土地亩产增加。

可是在古代,水利工程是说修就能修的吗?

司徒晟回答:“龙首渠修建耗时七年,征调了一万壮丁服徭役,这才得以修成。期间耗费的钱粮无数,更是使得数千民众死于修渠的劳役。因此虽然龙首渠能够灌溉数千顷良田,造福一方百姓,依然让朝廷难以下定决心再去修筑其他的渠道。”

太上皇主政的时候做事一惊一乍,他觉得应该重视马政,结果得到了养马的方法却不能持之以恒。他觉得应该修筑渠道,于是按照江源的规划修筑了龙首渠,又嫌弃修建速度太慢,花钱伤人太多。司徒晟可不敢重蹈覆辙,做这种大事还是仔细认真一些的好,不能想起一出是一出。

钱财还是次要的,关键就在于人员的死伤上。即使是现代又怎么样?修建水利工程和隧道的时候也时不时地发生一些坍塌,死掉几个人再正常不过,每年都有这样的新闻存在,更何况在靖朝这个全部手工作业,连挖掘机和爆破技术都没有的时候?

龙首渠的规模已经不算太大了,只不过调动了一万壮丁而已,修建的时间也不过七年,相对比一些举世闻名的水利工程以及年年都要动工的黄河长江的堤坝要小上许多。可是即使如此,又加上了江源详细阐述的井渠法,也只能将死亡的人数减少一些而已,照样有很多百姓死于各种各样的事故,甚至因为劳累过重而死去。

这个时代的人太容易死去了,医疗水平不行,消炎药和抗生素也没有,一旦受伤或者风寒,分分钟都要死人的。

修城墙也好,修驰道也好,修水利,修堤坝,修什么都是要死人的。钱粮这个问题可以靠盐业、税收甚至是缴获来解决,反正国库之中有的是钱财,可以应用于民,投资于建设。司徒晟这个皇帝又不好享受,不喜欢修宫殿,修行宫,不用来建设国家留着干嘛?反正在这一点上司徒晟的觉悟比江源还高。

可是人命要靠什么来解决呢?在这个没有大型机械的年代,就算江源和林钧一起上阵也没用,伙同了全国的墨家高手,水利能人一起研究,该死人还是要死的……

“清远,你是说?”话不用说出来更多了,司徒晟已经明白了江源的意思,大靖自己的国民当然谁死了都心疼,可是那些俘虏甚至是奴隶不就是最好的壮丁吗?

江源压低了声音,毫不在意自己的这番话语将要夺走多少人的性命。有些事情是必然的,不是牺牲自己人的命就是牺牲别人的生命,要是你的话会怎么选?想想长城下埋着的无数中原之人的尸骸,难道因为要死人就不修防御工事吗?同理,水利工程是必须要修的,死再多的人也要修!否则大靖的人口一增加,粮食产量跟不上要怎么解决?把人饿死还是逼人起义?

美国的铁路事业弄死了多少华工?随着欧洲美洲的崛起又有多少的黑奴死无葬身之地?就算是美国的国父华盛顿还因为牙齿掉落的原因让牙医从黑奴口中现拔出九颗牙齿植入自己的嘴里呢。

伟人都这样,您还真的别把人们想的太善良了……

在这个年代的科技背景下,封建制就是此时最先进的制度了,人们不可能在这个时代背景下去讲平等,讲道义,那是科技进步以后才能商量的事。在现在这个社会,一旦讲平等就真的要乱了,到时候整个世界都会进入战争之中,害死无数人命。

所有的社会制度都是依附于科技水平而存在的,空话绝对要不得,科技没有发展到,制度死都不能乱改。江源没本事在靖朝就将未来的科技弄出来,他不懂得炼钢,本不懂得化学,那么想要让国家富强起来就只能用这个时代可以使用的方法,比如说让战败国的俘虏修筑水渠。

“是的,陛下。”江源点了点头,“他们将会是最好的人手。如果将他们派上用场,就不需要大靖的百姓们承担徭役的痛苦了,也不需要百姓们来牺牲生命了,可以用北蛮人来做代替,这是臣能想到的最好的办法。”

不能将他们放回去,因为一旦放回去就是放虎归山,早晚有一天会让他们再次强大起来,欺凌中原百姓的。上一世古代的那些历朝历代的游牧民族都是哪来的?还不是东胡、匈奴之类的民族分裂或者在中亚繁衍生息之后又弄出来的?对于敌人绝对不能手软!

全都杀了?

这就更不可能了。且不提他们将俘虏全杀了有多么浪费人力资源,也不管朝廷上会为了皇帝陛下的“残暴之举”发表出什么样的言论,真的把他们都杀了,以后还会有人在面对靖军的时候投降吗?他们都因为怕死掉而不投降,甚至来个拼死一击,搏命向抗的话,靖军要为此死伤多少人?

不能杀,又不能放,更不能随意将其吸纳进国内,或者将土地分给他们,将他们视为国人对待。

偿愿(1v1 H)  七零娇娇知青太会撩,糙汉脸红了  引月入怀  飞雪一日间  婚期  凝雪飘风  穿进年代文中嫁个好男人  大明之崇祯大帝  意浓  每天都在被刷新人生观  強扭  暴力少女撩夫记  [修真]道阻且跻  戏里戏外(现场h)  白鸽(强制)  别安  非林(年上)  盟主影后[古穿今]  翻转人生  签到奖励一个亿  

热门小说推荐
我混模特圈的

我混模特圈的

上辈子沐笙历经艰辛,终于得到‘女人的秘密’的入选邀请函,然一场意外,回到当年初入模特圈的时候。那个时候,华夏国还没有超模,那个时候,国际舞台上没有东方面孔。重生归来的沐笙,毅然选择了与上一世不同的道路,一条更艰辛的道路,一个披荆斩棘的道路。原本以为要独自攀登上高峰的她,某个人却牵起了她的手,一起携伴前行。某热门综艺节目导演沐笙啊,要不要当我们节目的常驻嘉宾啊?沐笙??不是说好只来一期吗?导演哎呀,你性格太吸粉了,你看你那一期播出后,我们收视率都爆了!要不来混综艺圈吧?沐笙我混模特圈的。阅读指南1本文1V1,走轻松爽文路线,不虐!2情节虚构,娱乐为主。3书友群442060939如果您喜欢我混模特圈的,别忘记分享给朋友...

快穿之炮灰女配她反了

快穿之炮灰女配她反了

关于快穿之炮灰女配她反了现代言情豪门总裁系统幻想言情快穿甜宠宠妻爽文卫苒之意外得到狗系统开始了打怪生活,然鹅,在敌人到达战场时才发现她是炮灰!只要她作到死,忍到老就可以大圆满?作...

南少的爱情游戏

南少的爱情游戏

关于南少的爱情游戏那一年,南亓哲初遇苏然,想尽方法让苏然嫁给自己。苏然原以为这会是幸福的开端,却意外得知南亓哲娶自己竟是因为她七年前香消玉殒的那个女人相似。伤心,失望苏然不想当他眼中的高级妓...

蚀骨危情

蚀骨危情

夏薇茗死了,沈修瑾亲手将简童送进了女子监狱。三年牢狱,简童被沈修瑾一句好好关照她折磨的大变样,甚至狱中被同意捐肾。入狱前,简童说我没杀她。沈修瑾不为所动。出狱后,简童说我杀了夏薇茗,我有罪。沈修瑾铁青着脸你给我闭嘴!不要再让我听到这句话!简童笑了真的,我杀了夏薇茗,我坐了三年牢。简童逃了,沈修瑾找疯...

宋成祖

宋成祖

宋太祖起介胄之中,践九五之位,在位十有七年,九州不全。太宗沈谋英断,慨然有削平天下之志,取太原,伐契丹,高粱河,驴车梦断。及至靖康赵桓,去六世之颓靡,翼护京城,血战胡虏。乘时应运,豪杰景从,戡乱摧强,以成大业。破金国,服西夏,威德遐被,四方宾服。幅陨之广,远迈汉唐。成功骏烈,卓乎盛矣。故曰宋成祖!交流催更群284,427,642...

扶贫那些事

扶贫那些事

内容简介本文通过主人翁独孤兰住村扶贫的经历,全面深入的描绘出当前乡村状况,以至到乡镇县市机关的状况。把说不出说不明说不了的事和人,完整的呈现在读者的面前。当然了,社会上的事纷繁复杂,社会上的人有好有坏,还有多变的人性。也只有这样,才能构成社会。作者力求把社会上阳光和阴影无保留的献出,让读者有深入的感官认识。本故事纯属虚构,如有雷同,实属巧合。如果您喜欢扶贫那些事,别忘记分享给朋友...

每日热搜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