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
托儿所作为一种婴幼儿照料和教育的机构,在中国的发展历程中经历了诸多的变革。它的发展不仅与社会经济的发展紧密相连,还与妇女解放、家庭结构变化、教育理念转变等多种因素相互影响。
一、清末民初:托育的萌芽
1.蒙养院的出现
在清末时期,传统社会中婴幼儿的教育主要由家庭承担。然而,随着西方教育理念的传入,中国的幼儿教育开始逐渐向社会教育过渡。清政府颁布了中国第一个系统学制,学制规定了对2-6岁儿童进行教育,并把幼稚园按中国人习惯改名词为“蒙养院”。这一举措标志着中国幼儿教育从家庭教育逐渐走向社会教育,托育的萌芽也就此产生。蒙养院的出现是中国传统幼儿教育与现代教育接轨的开端,虽然当时的蒙养院在教育内容和形式上还比较简单,但它为后来托儿所等托育机构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2.早期的托育尝试
在民国初期,社会动荡不安,但也有一些有识之士开始关注妇女和儿童的权益。一些大城市出现了少量的托儿所,主要是为了照顾贫困家庭的儿童或者是为了支持妇女参与社会事务。这些早期的托儿所规模较小,设施简陋,且缺乏统一的管理和规范。不过,它们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社会对于托育需求的初步认识。
二、抗战时期:特殊背景下的托育发展
1.宋美龄的倡导与抗战时期的托儿所
1938年,宋美龄在机关刊物《妇女新运》上主张,为了让妇女们有余暇从事抗战工作,要创办托儿所。这一倡导反映了当时抗战时期特殊的社会需求。随着战争的进行,越来越多的妇女参与到抗战相关的工作中,如后勤保障、医疗救护等,而托儿所的建立能够帮助她们解决育儿的后顾之忧。
2.延安的托儿所建设
1940年,党中央在延安成立托儿所,其中最着名的是“洛杉矶托儿所”。这些托儿所的设立一方面是为了照顾参加革命工作的同志的子女,另一方面也是为了体现对儿童的关爱和对未来的重视。延安的托儿所成为当时根据地儿童成长的重要场所,在艰苦的战争环境下,这些托儿所克服了重重困难,为儿童提供了基本的生活照料和教育,培养了许多革命后代。
三、新中国成立初期:福利性公共托育体系的建立
计划经济下托育体系的构建
新中国成立后,我国进入计划经济时代。当时的主要目的是帮助女职工解决育儿困难,从而发动广大妇女参加生产劳动。具有福利性质的公共托育体系开始建立。国家借鉴苏联经验,大规模配置托儿所。根据1951年的统计,各种类型的保育机构已有处(包括托儿所、幼儿园、保育院、幼稚园等),收容儿童共人,尤以农忙托儿所和工矿托儿所发展最快。到1954年,全国厂矿企业、医院、学校等系统已建有托儿所4003个、哺乳室2670个。
2.托儿所工作方针的确立
1955年2月,中华全国总工会在北京召开“全国工会厂矿企业托儿所工作会议”,确定厂矿企业托儿所工作方针。明确“托儿所和幼儿园应依儿童的年龄来划分,即收三周岁以下的儿童者为托儿所,收三至六周岁的儿童者为幼儿园”,并且在管理和教育等业务上,“在托儿所的方面,则统一由卫生行政部门领导;幼儿园统一由教育行政部门领导”。到1956年底,基层托儿所共有5775所。这一时期的托儿所发展迅速,并且在管理上逐渐走向规范化。
四、改革开放至20世纪末:托育的转型与挑战
1.托儿所制度的确定与发展
1980年11月,卫生部颁发了《城市托儿所工作条例(试行草案)》,确定了我国托儿所制度。该《条例》指出,托儿所是3岁前儿童的集体保教机构,必须贯彻实行以保为主、保教并重的方针,为把儿童培育成体格健壮、品德良好、智力发达的下一代打下基础。这一制度的确定使得托儿所的教育和保育功能更加明确,推动了托儿所的进一步发展。1988年,城市儿童入托率上升至38.9%。
2.托育服务主体的转变
1995年,国家指出“推进幼儿教育逐步走向社会化”,标志着托幼服务的主要提供者从政府转变为市场。随着国企改制等政策的推行,企业附属托儿所纷纷关闭,旧有的农村、街道托儿所也大都不复存在。1997年,国有企业改革,从25.4万户,到2007年减少到11.5万户,年均减少1.4万户。企业为了适应市场经济的发展,减轻自身负担,不得不剥离托儿所等福利性机构。这一时期,托育服务的供给方式发生了巨大的变化,托儿所的数量急剧减少。
3.教育市场化对托育的影响
2003年,教育部牵头提出,幼儿园开办要坚持走以市场为主体的模式,家长通过市场购买服务的形式解决托幼需求。在这个过程中,托儿所的消失比重远大于幼儿园。托育体系遭到冲击,多数企业迫于市场压力也取消了托育服务。这一时期,市场在托育服务中的作用逐渐凸显,但由于缺乏完善的市场监管和支持体系,托育服务的质量和可及性面临诸多挑战。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五、21世纪以来:托育的新机遇与挑战
1.人口政策调整与托育需求的变化
2016年1月1日“二孩政策”实施,2021年5月31日“三胎开放”,然而我国在2022年人口出现了负增长85万人,这是自1962年以来首次出现负增长。随着人口政策的调整,家庭对于托育的需求发生了变化。一方面,生育孩子数量的增加使得家庭需要更多的托育支持;另一方面,现代家庭的结构和生活方式也使得父母更加依赖外部的托育服务。然而,长期以来托育体系的萎缩使得托育服务的供给难以满足需求。
2.托育政策的新发展与专业人才队伍建设
近年来,政府开始重视托育服务的发展。2022年3月15日,国家卫生健康委人口家庭司就《家庭托育点管理办法(试行)(征求意见稿)》公开征求意见。2024年部分地区开始探索2岁以下婴幼儿托育服务,如杭州发布相关工作方案,引导托育服务向专业化、精细化发展,增加小月龄托育服务供给。2024年11月通过的学前教育法规定,幼儿园托班招生范围删除了两周岁以上的限制,今后两周岁以下的孩子也在幼儿园托班的招生范围以内,这些政策举措表明政府正在积极探索适合我国国情的托育发展模式,加强托育专业人才队伍建设将有助于提高托育服务的质量和水平。
六、结论
托儿所在中国的发展历程是一部与社会发展紧密相关的历史。从清末民初的萌芽,到抗战时期的特殊发展,再到新中国成立后的大规模建设,以及改革开放后的转型和21世纪以来面临的新机遇与挑战,托儿所的发展反映了中国社会在不同历史时期的政治、经济、文化等多方面的特征。当前,随着人口政策的调整和社会需求的变化,托育服务需要在政府、社会、家庭等多方面的共同努力下不断发展完善。政府应加强政策引导和监管,社会应积极参与托育服务的供给,家庭也应提高对托育服务的认识和需求表达,共同推动中国托育事业的健康发展,以应对人口发展带来的新挑战并满足家庭和社会的需求。
喜欢人的一生应该怎么活请大家收藏:()人的一生应该怎么活
快穿:戏精她只要崩坏剧情 小哑巴找上门 荆棘吻 穿越60年代,不留遗憾 你倾国,我倾心[重生] 我渡仙君入凡尘 无别之夏 一级封印物伪装成人类后 霍恩海姆的晨曦 我真的只想做个菜 仙武成双 重生之我的玉简有无限功法 万人迷在快穿世界里魅惑众生 疯批前夫欠我一条命 玄门美人轻点算,算死老公怎么办 甜撩!被前任小叔娇宠成瘾 攻略对象是前男友 协议离婚前霸总失忆了 烽火念归人 元嘉草草
关于剑之魔法师这是一个很久前就写了不少的的故事,是一个少年的幻想吧,现在想把它写完,真正描绘出那个心中的理想世界,让自己不留遗憾,故事是古老的魔幻,可是竟然没这分类!...
老婆太高冷怎么办?多半是傲娇了,温柔一下就好了!这是一个有关男人如何努力让冰山老婆化作温柔贤妻的励志故事,情节感人,请提前自备纸巾...
作为地球上绝无仅有的飞仙者,却到了一个蛮荒世界,它后悔自己在地球上的作死行为,决定老实做人。无奈似乎命运已经注定,尽管她努力寻求安稳低调做人。但现实却残酷的告诉她,自己的命运无法安稳。一朝醒悟,强势崛起,既然无法泯然众人,那就凤舞诸天为自己搏一个安稳出来。若自己登临绝颠看谁还敢打扰她的安稳?一览众山小之日,回望诸天前尘往事。却原来这一切前世早已注定。这一世她游戏男女情爱,却最终无法摆脱宿命情缘。如果您喜欢前生孽今生缘,别忘记分享给朋友...
我媳妇怀了!整个帝国沸腾了,大总裁什么时候有媳妇了?她一不小心就惹上个权势滔天财大气粗的超级大Boss,一怒风云变。婚前的他偏执霸道高冷无情,婚后却宠妻如命千依百顺。老公,我想要10克拉的戒指。买。老公,我想要10辆兰博基尼。买。老公,我想在后花园里滑雪。来人,把后花园掀了给夫人建滑雪场。老公,我不想过了,离婚吧。离。拿着离婚协议书女人潇洒离开,本以为就此过上逍遥快乐的生活,没想到只是兜兜转转了一圈又回到他的身边,从此又成了他一个人的专属。陆煜霆,你的霸道总裁高冷人设呢?谁说陆爷高冷无情,谣言,统统都是谣言!如果您喜欢陆爷心尖宠,别忘记分享给朋友...
农大研究生蓝田穿越三国,没有金手指的他靠种田崛起。科学种植让百姓能吃饱,科学种植让百姓能吃好。小沛农界大司马,金牌导师蓝子玉。从误解刘备的仁义,到帮助他争夺天下,蓝田逐渐了解这个三国第一创业人。刘备有了他,军队再也不为粮食发愁。关羽有了他,荆州固若金汤,吕蒙背刺失败。刘备我有蓝田胜过雄兵十万。诸葛亮蓝田之才不亚于亮。赵云怎么说呢?其实蓝田对人性看得太透。刘婵舅父,颇思蜀否?所有人都认为蓝田是个不世之材,唯独他自己觉得只是平庸的种田人。如果您喜欢三国我帮刘备种出万里江山,别忘记分享给朋友...
人生的前三十年,她一直怨天尤人,觉得这世道是如此的不公平,经历一次大变,她明白不靠天不靠地能靠的只有自己。之后的十年,她认真的工作,积极的生活,然而厄运再次降临,天无绝人之路,她又一次挺了过来,这一如果您喜欢周老太太的重生纪事,别忘记分享给朋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