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
过年了,家家户户都备足了年货。可是,想起来这现在的年照比过去那个年,可以说千差万别。
小的时候,年一来到,小孩子们都盼着能穿上一套新衣服,吃上好吃的东西。男孩子放放鞭炮。女孩子则会拿着大人给的一点零钱,去买头绳或者一些小的装饰品。那时候,年是从腊月就开始有味道了。
腊月初八,喝上一碗腊八粥,那黏黏糊糊的粥里有各种豆子、米,还有红枣。大人们说这粥喝了会让人福气满满。接着就是开始打扫屋子,俗称“扫尘”。家里的大人会把平时够不到的角落都清扫一遍,说是要把一年的晦气都扫出去,以崭新的面貌迎接新年。
孩子们则是掰着手指头数日子,盼着年三十那天能穿上新衣。而新衣往往是母亲或者奶奶亲手缝制的。那时候家里并不富裕,买布还需要布票,但为了孩子过年能有新衣服,女人们总是精打细算,从日常的用度里省出布票和钱。布的颜色往往也是有限的,男孩子大多是蓝色或者黑色,女孩子则是红色或者碎花的。那新衣服上还带着淡淡的肥皂香,穿上的那一刻,整个人都变得精神抖擞。
到了腊月二十三,是小年。传说这一天灶王爷要上天汇报这家人一年的情况。所以家里会供上糖瓜,希望灶王爷吃了甜甜的糖瓜,在玉帝面前能说些好话。小孩子们会好奇地看着那小小的糖瓜,偷偷地舔上一口,那甜蜜的滋味能一直甜到心里。
之后,集市就变得更加热闹了。各种年货琳琅满目,大人们会去买春联、年画、鞭炮,还有招待客人用的瓜子、花生、糖果。那时候的春联很多都是手写的,集市上会有一些书法好的老人摆个小桌子写春联。墨香和着人们的欢声笑语,年味越来越浓。
临近年三十,家里开始准备各种吃食。蒸馒头是必不可少的,那大大的蒸笼一屉屉地冒着热气。馒头的形状各异,有圆形的,还有做成小动物模样的,是专门给小孩子准备的。母亲会在馒头顶端点上红红的胭脂点,看着就喜庆。除了馒头,还要蒸年糕,年糕寓意着年年高。那粘粘的年糕散发着糯米的香气,刚出锅的时候,小孩子们会忍不住伸手去揪一块,烫得在手里来回倒腾,然后迫不及待地放进嘴里。
年三十终于到了。白天,家里人会把春联贴上,红红的春联一贴,整个屋子都有了新年的气息。孩子们在一旁帮忙递着浆糊,看着父亲或者爷爷把春联贴得端端正正的。然后就是贴年画,年画上有抱着鱼的胖娃娃,寓意着年年有余;还有各种神话故事里的人物,如哪吒闹海、孙悟空三打白骨精等,孩子们看着年画,听着大人们讲述那些故事,感觉特别新奇。
到了晚上,年夜饭是一年中最丰盛的一顿饭。桌子上摆满了菜肴,有炖肉、红烧鱼、炒时蔬等等。在动筷子之前,要先祭祖,摆上几样菜,倒上酒,然后家里的长辈对着祖先的方向拜一拜。祭完祖后,就可以开饭了。一家人围坐在一起,欢声笑语不断。这时候,长辈会给晚辈发压岁钱。那时候的压岁钱并不多,可能就是几毛钱或者几块钱,但对孩子们来说,却是一笔不小的财富。孩子们会小心翼翼地把钱收好,想着去买自己心仪已久的东西。
吃完年夜饭,男孩子们就迫不及待地拿着鞭炮出去了。那时候的鞭炮种类没有现在这么多,最常见的就是小挂鞭和二踢脚。小挂鞭会拆开来,一个一个地放,听着那噼里啪啦的声音,感觉特别兴奋。二踢脚则是要由大人帮忙放,看着那二踢脚“嗖”的一声冲向天空,然后“砰”的一声巨响,在空中炸开,孩子们会高兴得又跳又叫。女孩子则会守在屋子里,看着窗外的烟花和鞭炮,脸上洋溢着幸福的笑容。
大年初一,大家都早早地起来,穿上新衣,挨家挨户地去拜年。一进门,就会说一声“新年好”,然后长辈们会拿出瓜子、花生、糖果招待客人,还会给小孩子发红包。这一天,整个村子或者街道都充满了拜年的声音,大家互相问候,祝福新的一年幸福安康。
可是现在,随着时代的发展,年的味道渐渐变了。
如今的城市里,高楼大厦林立,邻里之间的关系不像过去农村那样亲密。很多人在过年的时候,可能只是和自己的家人团聚,很少会有走街串巷去拜年的场景。年货也不需要像过去那样提前很久去准备,超市里随时都有各种各样的商品,而且大多是现成的。
新衣服也不再是只有过年才能穿,平时只要想买,随时都可以买。现在的孩子对新衣服的期待感远不如过去的孩子。而且,现在的衣服大多是从商场里购买的成品,很少有家庭会自己缝制衣服了。
鞭炮也因为环保等原因,很多地方都禁放了。男孩子少了放鞭炮这个乐趣,过年的气氛似乎也淡了不少。虽然现在有电子鞭炮,但是那种噼里啪啦的真实感和火药味却是电子鞭炮无法替代的。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年夜饭也有很多家庭选择在饭店里吃,虽然饭店里的菜肴更加丰盛,但是却少了一家人一起在厨房忙碌的温馨。而且,现在的年夜饭更多的是一种形式,很多人在吃饭的时候都在玩手机,和家人之间的交流变少了。
拜年也变得简单了许多,很多时候只是通过手机发个祝福短信或者语音,甚至是群发的。那种亲自上门拜年,互相面对面问候的真诚感和温暖感也在逐渐消失。
然而,尽管年味变了很多,但还是有一些东西保留了下来。
比如,贴春联和年画这个传统在很多家庭依然存在。虽然春联很多是印刷的,但还是会有一些人选择手写的春联,感受那浓浓的墨香和传统文化的魅力。年画也从传统的纸质年画演变成了一些现代的装饰品,但那寓意美好的画面依然给新年增添了喜庆的氛围。
还有,家人团聚这个核心依然没有改变。无论年味如何变化,在过年的时候,大家还是会尽可能地回到家里,和父母、亲人团聚在一起。一家人围坐在一起聊天、看电视,分享一年来的喜怒哀乐,这种亲情的温暖是任何东西都无法替代的。
在一些农村地区,仍然保留着比较传统的过年习俗。比如舞龙舞狮、踩高跷等民俗活动。这些活动吸引了很多人观看,也让年轻人感受到了传统文化的魅力。而且,在农村,大家还是会互相串门拜年,邻里之间的关系依旧十分融洽。那浓浓的年味在农村的土地上依旧散发着它独特的芬芳。
就像我老家的那个小村子,每到过年的时候,在外打工的年轻人都会纷纷回到村里。村里的老人们会提前组织大家一起打扫村子里的公共区域,把村子打扮得干干净净。然后,大家会一起准备各种民俗活动。
舞龙队的小伙子们会提前练习,那龙在他们的舞动下仿佛活了过来。龙头高高昂起,龙身蜿蜒盘旋,伴随着锣鼓声,在村子里穿梭。孩子们会跟在龙的后面,欢呼雀跃。舞狮队的表演也十分精彩,那狮子时而跳跃,时而翻滚,惹得大家阵阵欢笑。踩高跷的人则是穿着奇特的服饰,在高高的跷上行走自如,仿佛是从古代走来的仙人。
这些民俗活动让过年的气氛变得热烈起来。而且,在这些活动中,年轻一代也在传承着古老的文化。他们从长辈那里学习舞龙舞狮的技巧,学习踩高跷的平衡方法,让这些传统文化不至于失传。
同时,在村里的过年期间,大家还会互相分享自家做的美食。哪家的腊肉做得好,哪家的年糕特别香,都会拿出来让大家尝尝。这种分享的精神也让年味变得更加浓郁。
现在的年味,虽然和过去有了很大的不同,但它依然是一种独特的文化符号。它既承载着过去的回忆,也在不断地适应时代的发展而演变。无论是过去那充满传统韵味的年,还是现在这个有着现代气息的年,其本质都是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对家庭团圆、亲情维系的重视。
在这个快速发展的时代,我们或许可以尝试着在现代的生活方式中融入更多传统的年味元素。比如,在家庭年夜饭的时候,大家可以放下手机,多一些面对面的交流;城市里的社区可以组织一些民俗活动,让邻里之间的关系更加融洽;家长可以给孩子讲述过去的过年故事,让他们了解传统文化的魅力。
年,是岁月的一个节点,是我们心中那份对家、对亲情、对传统文化深深的眷恋。无论年味如何变迁,只要我们心中那份对年的热爱还在,年就永远有着它独特的魅力。
当又一个新年的钟声敲响,那璀璨的烟花照亮夜空,我们依然可以在现代的繁华中寻找到那份属于年的温暖与喜悦。那是一种跨越时空的情感连接,是人类对幸福、团圆永恒的追求。
喜欢厂院新风请大家收藏:()厂院新风
四合院:悟性逆天,从曲艺开始 只要钱到位,神仙也干废 92繁华:大亨崛起 宝可梦之解放世界 综影视之追妻之路 海岛求生:我靠锦鲤崽崽囤物资 HP霍格沃兹的华夏交流生 漫天神佛,我选择拜自己 娘娘百媚千娇,疯批前夫为她折腰 苟住性命,远离男主 骗他是绝世天才,他信了!他信了 无限顿悟,一剑诛天 木叶,开局傍上卡卡西大腿 党兴龙的异世界之旅 薪火护道者 穿越六零:百亩空间任我造 快穿之真假人生路 缅北:致命诱饵 0713:你我未来可期 惨死重生,嫡女宠冠京城
上辈子沐笙历经艰辛,终于得到‘女人的秘密’的入选邀请函,然一场意外,回到当年初入模特圈的时候。那个时候,华夏国还没有超模,那个时候,国际舞台上没有东方面孔。重生归来的沐笙,毅然选择了与上一世不同的道路,一条更艰辛的道路,一个披荆斩棘的道路。原本以为要独自攀登上高峰的她,某个人却牵起了她的手,一起携伴前行。某热门综艺节目导演沐笙啊,要不要当我们节目的常驻嘉宾啊?沐笙??不是说好只来一期吗?导演哎呀,你性格太吸粉了,你看你那一期播出后,我们收视率都爆了!要不来混综艺圈吧?沐笙我混模特圈的。阅读指南1本文1V1,走轻松爽文路线,不虐!2情节虚构,娱乐为主。3书友群442060939如果您喜欢我混模特圈的,别忘记分享给朋友...
关于快穿之炮灰女配她反了现代言情豪门总裁系统幻想言情快穿甜宠宠妻爽文卫苒之意外得到狗系统开始了打怪生活,然鹅,在敌人到达战场时才发现她是炮灰!只要她作到死,忍到老就可以大圆满?作...
关于南少的爱情游戏那一年,南亓哲初遇苏然,想尽方法让苏然嫁给自己。苏然原以为这会是幸福的开端,却意外得知南亓哲娶自己竟是因为她七年前香消玉殒的那个女人相似。伤心,失望苏然不想当他眼中的高级妓...
夏薇茗死了,沈修瑾亲手将简童送进了女子监狱。三年牢狱,简童被沈修瑾一句好好关照她折磨的大变样,甚至狱中被同意捐肾。入狱前,简童说我没杀她。沈修瑾不为所动。出狱后,简童说我杀了夏薇茗,我有罪。沈修瑾铁青着脸你给我闭嘴!不要再让我听到这句话!简童笑了真的,我杀了夏薇茗,我坐了三年牢。简童逃了,沈修瑾找疯...
宋太祖起介胄之中,践九五之位,在位十有七年,九州不全。太宗沈谋英断,慨然有削平天下之志,取太原,伐契丹,高粱河,驴车梦断。及至靖康赵桓,去六世之颓靡,翼护京城,血战胡虏。乘时应运,豪杰景从,戡乱摧强,以成大业。破金国,服西夏,威德遐被,四方宾服。幅陨之广,远迈汉唐。成功骏烈,卓乎盛矣。故曰宋成祖!交流催更群284,427,642...
内容简介本文通过主人翁独孤兰住村扶贫的经历,全面深入的描绘出当前乡村状况,以至到乡镇县市机关的状况。把说不出说不明说不了的事和人,完整的呈现在读者的面前。当然了,社会上的事纷繁复杂,社会上的人有好有坏,还有多变的人性。也只有这样,才能构成社会。作者力求把社会上阳光和阴影无保留的献出,让读者有深入的感官认识。本故事纯属虚构,如有雷同,实属巧合。如果您喜欢扶贫那些事,别忘记分享给朋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