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
旁听人:“其实你与他儿子不熟悉,你去了反而不好。”
艾书:“你说的是对的。”
使艾书想起一件事:一朋友的岳母去世,通知艾书并转请另一位老友。两人前往,全场无人认识。返途,老友说:“艾书,我们虽与他夫妇很友好,但他岳母家与我们不相识又无交往。白事,要看主孝是谁?”艾书点头:“哦,我倒没想过这层。”
艾书听说,当年的老领导明军到临川城里来了,住在女儿家里,便决定去看望。
这位老领导在任莺咀区委书记时,艾书还是个娃娃,远距离仰望,打心眼敬畏。
接触时间长一些的是1981年秋冬。明军时任临川县农业办公室主任。临川县委要在莺咀区搞完善和总结推广农村包产到户即农村生产责任制试点,组织工作队。
这个工作队,由县的两个干部培训班组成,一个是县委招收的农业经济员,一个是在公社党政副职中招收的青年干部,在县委党校按中专学历培养,意味着他们都是农村工作未来的骨干力量。这时,临近毕业,集中到莺咀完善农村责任制,也是中专实习。
县委挑选资历老、有威信、具备农村工作丰富经验的明军担任工作队队长,县委副书记兰忠贤兼任教导员。明军自然是常驻领导。
莺咀区处在一个非常时期,因上年的计划生育工作突出,媒体有负面报道之后,干部压力大,书记区长双双住院,区委又没有副书记,常委中有不住区委机关的,有身体不好的,只有两人是健康的,一位是方宣,在机关坐不住,常年往乡下跑,一位就是艾书。
艾书与明军朝夕相处,区的党政日常工作、百人工作队的后勤、完善责任制政策的宣传落实、基层出现问题的处置等等,二人不分你我,配合默契。原计划半年的工作,他们一百天就交了圆满答卷。已是地委常委、常务副专员兼临川县委第一书记的曹军,在工作队收队会议上,表扬了明军和艾书。
艾书后来听到有人说,明军向县委办力荐他任莺咀区委书记,兰忠贤等人说:艾书没有当过公社书记,应放下去当公社书记锻炼后再提拔。明军说:“我也没有当过乡书记、公社书记,26岁当区委书记,31岁当几个区合并的大区书记。艾书现34岁,又有文化,与他比,他成熟多了。再说,就是现在的区委书记们,不少的也不比他强。曹军数了艾书当年抓公社人代会和当总监票员等表现,力排众议,决定艾书先任莺咀区党政双副职。临川地委下文后,兰忠贤道听途说,说艾书曾是莺咀区造反派头头,县委只好把地委文件退回。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艾书对明军更加崇敬。
这次,已有20多年没有见到明军了,不知他精神和健康如何?
艾书推门进屋,明军没有丝毫迟疑:“艾书,你来了!坐起、坐起!”
艾书:“见到您老很健康,很高兴。”内心惊奇:在哪像九十三岁的老人,思维还很敏捷,语言也很流畅。
明军和艾书天南地北地聊,既聊往事,也聊当前。明老只是耳有些背,回话要大声点。
回到四十年前,明老说:“区里两人,某某是懒惰出名,你艾书是勤俭出名。”
艾书说:“过去,过勤俭日子惯了,有些习惯改不了,不适应当今社会生活。”
明军说:“我认为,不管怎样,任何时期勤俭都需要。”
出了门,艾书一直在想。
那时在区委工作,黎明即起,洒扫庭除。在众人未上班前,从办公室、大楼巷道到厕所,都要清扫一遍,门口广场有纸屑、烟头等垃圾,要捡起丢掉。
个人讲究卫生被兰忠贤数落后,不敢讲究了。只是那小手巾,又叫“方帕”,揩手抹嘴擦脸后,又揣进裤包里,用脏即洗,夏天晒、冬天烘,干后又揣,需要再用,周而复始,一张手巾要用一年半载,烂了才丢。
随着社会的发展,取而代之的是纸制品。
折纸、抽纸、卷纸,柔软绵薄,只要一用,艾书就想起小时候写字用的那粗糙的火纸。纸质天壤之别。餐桌上餐巾纸,艾书用后,习惯往裤包里揣,解手或擦凳时,又拿出来用再丢弃。专家说,用过的纸,细菌多,重复用会被细菌侵入。艾书想改正,奈何这个几十年的旧习惯改不掉。不过,幸好,“十人九痔”,七老八十的他,可能就是那无痔的一人。
勤快,艾书也养成习惯了。进城后,他家厕所使用上了便盆。便盆不能只简单的清扫。艾书是天天一小洗,几天一大洗,持之以恒,从不间断,经常保持白白净净的。几年前,一乡下亲戚来家作客,坐了些许时间,问茅厮在哪里,艾书引他去,开了厕门,指了便盆和水龙头。过了片刻,那亲戚出来问,“溲解在哪个地方?”艾书又带进去指便盆。过了一会,他出来说:“不行,解不出来。你那个是洗碗洗菜的盆子。”最后,硬是逼着艾书带出去上了公厕。
节约用水。艾书小时候,九岁开始学挑水,家里循环用水,节约用水惯了。城里虽然有自来水,但他还是节约用水。厕所里用一只桶装用过的水,小便用瓢舀水洗,大便才开水箱冲。
艾书对粮食不仅仅是节约,而是倍加珍惜。一年365天,360个早餐。在外早餐,一年不超过5次。
在“客再来”小食店,艾书吃了一碗小份面条。一青年妇女带着孩子来店里,吃点面条。孩子说他要吃的是粉。说着“啪”的一下,把面条倒进潲桶里。他妈妈点米粉,他吃了一口,说“不香”,“要吃蛋糕”。他妈妈端来蛋糕时,孩子又将粉倒在潲桶里。他妈妈像是不高兴,但又无可奈何。
艾书又多管“闲事”了。他说:“小朋友,面条也好,粉也好,蛋糕也好,都是粮食做的。粮食来之不易,从田地到餐桌,要经历一百多天。从整地、播种到收获、加工要经历几十道工序,农民伯伯、工人叔叔们不知要费多少力,出多少汗才得来。我是经过两个荒年都没饿死的人。就说第二个荒年,离现在六十多年。我那时大约像你们这个年纪。腊月初一到正月十三,缺粮四十三天。”
那孩子妈惊奇:“缺粮四十多天?一天缺粮都不得了。”
艾书接着说:“那年缺粮,不是哪一家人、一个寨子,而是全大队、全公社、全区。大家饿极了,稭秆草堆里翻找粮食,霉的、烂的、哑子、痞子,见到都是宝,野菜草根挖光了,大家上山挖蕨根、剐树皮来吃。我记忆深刻的是在狗屎里拣豌豆,现在一想起,都还在特别恶心想吐。那年过年,三十晚上喝野菜汤汤,初一早上吃蕨根树皮粉汤圆。”
那孩子一边吃蛋糕,一边静静的听。他妈妈说:“你听爷爷摆的这些,以后别搅了。”孩子点点头。
围观人越来越多。艾书:“怕影响老板生意,只简单摆点。”他站起身来,比划自己身材:“我那时正是长身体的时候,饿得皮包骨头,所以只往高长,横边没长粗。”引得男男女女们笑了起来。
艾书边走边说:“现在,我们家孙子,吃饭剩了,我们不准丢,我和他奶奶是要接着吃完的。老人不嫌小的脏,只是小的要嫌老的烦。社会经济发展了,但艰苦朴素不能丢。”
人们议论:“我们的父母五六十岁,没有讲过这些。”“学校的老师更年轻,更不知道这些,老师讲的,娃儿们要听的。”“老爷爷讲的这些,不知道的人太多了……”
女教师洪秀碰到艾书,她说:“你自父母过世后,每年生日和中元节坚持给已故亲人写包烧纸,在父母遗像前常放二老喜欢的烧酒和粑粑,以示记念和慰藉。我们也在学你,但有些地方不明白。请你去指点下。”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艾书看到,她所写的包就两个称呼:男性“故显考”,女性“故显妣”。艾书忍笑凝视。她说“没有毛主席、没有周总理就没有我们的今天,所以我年年以丈夫的名义都给他们写包烧纸。”
艾书说:“吃水不忘挖井人。你真是个有情有义的女子。我只是说,你写的包称呼有些是错的,‘考’是指已故的男性祖先和亲戚的男性长辈,‘故显考’专指已故父亲;‘妣’是指已故的女性祖先和亲戚的女性长辈,‘故显妣’专指已故母亲。对应的具礼人自己,不能通通都写‘孝男’,‘孝男’、‘孝女’特指父母的亲子女。其他称呼与民间,即大家说的‘阳间’称谓是相似的,如故爷爷是‘故祖考’,具礼人自称‘孝孙’,等等,以此类推。
破碎天域 四合院:开局入战场归来是科长 九世轮回的大地 青春繁花,岁月无悔 奥特:燃烧黑暗 四合院:开局回收大师级钳工技能 建立超级家族,从隐居山林开始 修仙界超强逆袭 冷面傅少的甜宠婚途 重生申公豹之逆世封神 高级修仙界快没了? 幕后:我为灵气之源 僵尸世界巫法巫天 我的伊太太,我来宠 综漫:技能越来越离谱 齐天新传 通幽师征战在异界 宿主有孕,绝嗣男主乖乖站好受罚 重生八零,带着前世父母发家致富 原神:在平行世界带萌新
混世宅男,意外魂穿魔法与斗气共存的奇异世界。本还想做一个普通人,却意外的获得血脉提升,觉醒了修炼天赋,走上了魔法修炼的艰难道路。为了亲人,朋友,爱人,看艾伦如何一步一步的搅动起整个大陆风云变幻。...
如果你能往返一个‘特殊’的民国世界,你会做什么?富甲天下,妻妾成群?提笔报国,文压天下?秣马厉兵,封王拜将?还是练得身形似鹤形,千株松下两函经。我来问道无余说,云在青天水在瓶。ps本书又名诸天从民国开始。如果您喜欢诸天从茅山开始,别忘记分享给朋友...
热血战斗,保家卫国,誓死守护,傲骨无双铸军魂!如果您喜欢抗战之英雄血,别忘记分享给朋友...
如果您喜欢权臣的黑莲花,别忘记分享给朋友...
庆祝最后一个单身夜,却不想醒来遇到了被人下药拍艳照追杀的狗血情节。情急之下,她抱上了土豪金的大腿,还顺带把人家给推倒了,甩下两张软妹币开溜了。一觉醒来,帝少发现自己被人嫖了!堂堂帝氏集团的少主竟然只值两百块钱!打脸,赤果果的打脸!很好惹了本少,还想逃?给我全城通缉!那个我不是故意的,我赔还不成。赔?这倒是个好主意,我正好缺个媳妇!哈?你要干什么住手!干什么?当然是身体力行以表你的诚意!从此慕瑾萱得了一种病,看见床就腿软!如果您喜欢宠妻如命霸上腹黑甜妻,别忘记分享给朋友...
崇祯十五年,松锦之战惨败后的大明,满目疮痍。一个现代人灵魂穿越而来,取代大同总兵姜镶,面对的是棘手的问题,是病入膏肓积重难返的大明。乱世用重典,沉疴下猛药,为了挽救天下,姜镶不得不狠起来。如果您喜欢大明最狠总兵,别忘记分享给朋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