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
步军到了之后,崇祯皇帝就没有再亲手去扑杀蝗虫了,要不然,年纪一大把的三边总督郑崇俭怎么办,也得去扑杀蝗虫,累不死他!可要是不去扑杀,皇上都在扑杀了,你身为臣子的好意思站着看?
拍拍双手,抹了一把汗,崇祯皇帝笑着对郑崇俭说道:“等都扑杀完了,就吃了这蝗虫,好歹都是蛋白质丰富的,可以补充下营养!”
说完之后,看到郑崇俭有点愕然的样子,他才想起这个“蛋白质”的词,让他听不懂,就连忙改口说道:“蚂蚁虽小也是肉,这蝗虫不管怎么样,总比蚂蚁要大多了,不是么!”
听到这话,郑崇俭才算听懂了,露出一个勉为其难的笑容道:“陛下说得在理,吃这蝗虫,总好过吃草皮树根,吃观音土了!”
这次蝗灾之后,因为及时扑杀,至少其他地方可以免遭蝗灾,但至少这泾阳,在收成上影响就非常大了。哪怕有蝗虫可以吃,可就这点吃食,也吃不了几天的。
一说到这个事情上,崇祯皇帝的表情就严肃了。他抬头环视漫山遍野,到处都是大明将士和泾阳百姓在扑杀蝗虫的身影,有点严肃地说道:“泾阳这边,该救灾就一定要救灾,其他地方如果不能及时拨粮食过来的话,就实行临时管制,所有乡绅的粮食,全部都要拿出来,管控着泾阳口粮,争取做到不饿死一个人。对于那些开明的乡绅,官府可以给予奖励,贡献出来的粮食,等时候再补回去。可要是有人不长眼,藏着粮食不肯拿出来的,可以抓典型,狠狠地办他一个。听明白了么?”
“微臣明白,非常之时,当行非常之事!”郑崇俭听了,连忙点头答应道。
如果要饿死人,那就会给了流贼作乱的基础。不管从那个角度来说,如果能不饿死人,自然是要尽量不饿死人了。至于那些乡绅是否有意见,就不重要了。皇上发话,难道这些乡绅的势力,还能大过皇帝去?
他们正在说着话时,忽然有快马飞骑而来,郑崇俭转头看了,便对崇祯皇帝说道:“应该是西安府过来的信使。”
果不其然,来得就是西安知府派过来的信使,是过来禀告两个情况的。
第一个情况,是辅臣张国维快马从京师赶来,刚刚到达西安府了。
崇祯皇帝听到这话消息,很是欣慰。算算时间,应该是张国维接到旨意之后,就没有丝毫耽搁,一路快马加鞭赶路而来的。
大旱,蝗灾,这些事情必须要及时得到处理,要不然,陕西这边好不容易平定下去的贼乱,很可能就会死灰复燃。也只有让老百姓有口饭吃了,这里还是边军重兵集结之地,才不会再出乱子。
因此,崇祯皇帝传旨给张国维,让他休息之后,尽快勘察陕西灾情,然后大力兴修水利,刚好也可以让灾民,比如泾阳百姓以工代赈,算是一举两得。
信使禀告得第二个情况,是有关流贼李自成所部的。说这李自成喊着“均田免赋”,还开仓放粮,很是收买民心,势力发展很快。商洛山附近的百姓,都心向流贼,虽然李自成所部已经蹿入河南,可留在陕西的这一小部分,如今又有发展壮大之势。如果不及时加以剿灭,怕是贼乱会愈演愈烈,影响其他地方。
这就是李自成所部的可怕之处了!崇祯皇帝心中想着,不过好在李自成才刚刚蹿出商洛山,要是再晚个两年,任由他发展,那就真得非常难对付了!
想着这个,忽然锦衣卫指挥使李若琏匆匆过来禀告说:“陛下,末将查了下,确实是有人传言拜蝗神会有用,说很多地方摆了蝗神,蝗虫就飞走了。另外也有人说,其他地方有地方官组织扑杀蝗虫,结果被御史弹劾,然后丢官获罪了!”
说话间,他带着一点不屑。因为他是知道的,根本就没有地方官组织扑杀蝗虫而获罪,这根本就是个谣言!说完之后,他又补充奏道:“陛下只要给末将一点时间,末将一定把传谣言的人给揪出来!”
听到这话,崇祯皇帝忽然眼睛一亮。还用揪出来么?费那么大的劲干什么,不需要去揪。
因此,他直接就对李若琏交代道:“时间紧迫,此事无需再查,你去找泾阳县令,让他发个告示,就说这是流贼传播的谣言,朕就在这里,根本就没有官员为此受到处罚,反而是那种不作为,任凭蝗虫成灾的,才是朕要处罚的对象!呵呵,所谓拜蝗神,等他们都拜完了,蝗虫早已吃光了一切,当然是飞走了。这一切,都是谎言,让百姓认清流贼的真面目,切勿相信!”
李若琏一听,稍微吃了一惊。他以为皇上又是通过那神出鬼没的消息来源,获得了这个消息。因此,没有丝毫怀疑,立刻遵旨而行。
事实上,崇祯皇帝当然不知道真相如何,有可能是好事之徒,或者居心叵测之人传得谣言,也可能真得是流贼当中的一些人传得留言。
对于他来说,这些都不重要。重要的是,要让百姓知道如何正确地应对蝗灾,也不要去相信流言,顺便知道流贼是看不得他们好的,巴不得他们没吃的,才会迫使他们加入流贼的队伍作乱!
郑崇俭在边上听着这些对话,心中不由得诧异。这其中的道道,他稍微一想就想出来,也是因此,他更是佩服皇上,没想到皇上竟然这么快就出手对付流贼了。这心思之敏捷,手段之高明,相信没有多少以前的大明皇帝能比得上。
等这事之后,皇上亲自参与扑杀蝗虫的事迹,会由泾阳百姓这边传开。如此鲜明的对比,百姓们自然知道,皇上才是对他们最好的。而那些流贼,原本就是个祸害,现在也一样是个祸害!
他正在想着,却见崇祯皇帝又转头过来,对他说道:“朕记得农政全书上有记载预防和灭蝗的方法,说起来,这农政全书确实是个宝啊,朕以为,每个地方主政官员都要了解才行。可以不深究,但至少要知道书上所写的大概内容!”
说到这里,崇祯皇帝又感慨道:“要真是做到这一点了,这些拜蝗神什么的事情,也就不会发生了!”
郑崇俭一听,连连点头。之前的时候,他听说皇上因为农政全书而专门新设农司,好奇之下就托人求购了一套。因此他知道皇上所言非虚。
不管如何,历朝历代,都是以农耕为本,有关农学方面的书,也不是没有过。比如齐民要术,还有前朝的农书,都是,不过这些书籍基本上都是农耕上的具体细节。但是,这本农政全书却不全是。主要分为两个部分,一个是农政思想的阐述,另外一个部分才是农耕的具体细节。
如果说当官的,对于齐民要术和农书之类书籍,都去了解的话有点小题大做的意思。可这农政全书,却是非常适合主政一方的官员去读了。就比如说农政全书中的荒政一目,就有十八卷之多,对历代备荒的议论、政策作了综述,水旱虫灾作了统计,救灾措施及其利弊作了分析,最后附草木野菜可资充饥的植物达到了四百一十四种。
要是泾阳县令读了这农政全书,至少知道在蝗灾之后,该如何去补救,又该如何让百姓活命。
想着这些,郑崇俭的脸色严肃起来,认真地回奏道:“微臣以为陛下所言极是,此套农政全书,确实该让亲民官都能知悉!”
听到郑崇俭也这么说,崇祯皇帝想了一会,便有了决定,当即让人拟旨,对于目前全天下的大明主政官员,也就是县令、知府、知州等等这些,必须人手一套进行熟读。另外,吏部这边,但凡有新的地方官外放,就必须要先行考核,内容就是这农政全书上的知识。考核要是不合格,不得外放地方主政官员。
虽然这事好像有点小题大做的意思,毕竟外放官员就算考试不及格,可知道有这本书,回头用到的时候去查查,也是可以的。但是,崇祯皇帝就是要这么做,就是要让那些亲民官都知道他非常重视这农政全书,熟读这书,是他的基本要求!
[DC同人] 永无明日 娴逸 宠夫甜甜甜[快穿] 滇国迷踪 木叶:叛逃的宇智波 我穿越了我自己 四合院:开局坑哭白眼狼一家 三国庞统之谋略天下 人在四合院,我比反派还要凶! 废土何处是桃源 迷宫逃生:我有万能眼 俗人投机者 带球躲洋鬼子 我在武侠世界说书修仙 逆天三宝:爹爹又扒娘亲马甲 冷宫幽禁十年,我的马甲改天换地 大蜀捉妖人 偶遇胜利队:大古怎么成了女孩子 主神她要修复位面 我成了流窜AI?
大离边境有一县城,封疆北立,民风淳朴。城中县令,更是一位品德高尚,慈悲和善,为了县城居民性福不择手段的好官!家园绑定封疆城提升县城居民幸福指数,可获取奖励沈木最初只想做个安逸的县太爷。只是在修行世界,当一个好县令可不容易。PS爽文,不虐主,可放心阅读。已完本130W字都市变强从三十一岁开始。群462946210如果您喜欢变强从县令开始,别忘记分享给朋友...
...
我叫凌恒开局穿越召唤了一只突进型崩坏兽看着那小小的突进型崩坏兽,我的第一想法是。它,可以进化!经过不懈的努力,它从最开始的突进型崩坏兽,一直进化到现在的纯白巨龙贝勒纳斯我从召唤它的那一刻就灌输着如何尊敬主人,爱护主人。直到有一天她突然化形了如果您喜欢次元从契约贝拉和奥菲斯开始,别忘记分享给朋友...
西周末年,统治天下近三百年的周王室江河日下戎狄大举南下,诸侯分崩离析,百姓苦不堪言。他却重生成为西垂秦人嬴康,带领犬丘老秦人东出陇山,平戎狄争土地,取地位建国家。开启了一段老秦人血与火的奋斗历程。...
关于军阀盛宠少帅,你老婆又闯祸了十五年后,英国归来,她原是让那些害过她的人,好好忏悔,却不成想,坏了他的好事儿。他是北方十六省最尊贵的公子哥,督军府的大公子。他搂着她的腰,在她耳边吐气如兰坏了我的好事儿,该怎么赔我?她拿着刚得手的勃朗宁抵着他的腰你要怎么赔?…某少帅一脸正经初儿,我想到一句诗。你说。她有些期待的目光。芙蓉帐暖度春宵,从此君王不早朝。…土匪就是土匪。...
叶华救了一个皇子,从此圣人垂青,与皇家比邻,看风起云涌郭威说朕瓦棺而薄葬,勤俭之美,终始可称。虽享国之非长,亦开基之有裕矣。柴荣说朕当以十年开拓天下,十年养百姓,十年致太平足矣!赵匡胤说天下一家,卧榻之侧,岂容他人鼾睡乎!望着巍峨高耸的宫门,叶华只想说,你们爱谁谁,不是赵二就成读者群2844276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