魔天记小说网

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

第725章 乱世豪雄篇 成事在天(第1页)

大汉国兴平二年(公元195年)十二月。

十二月初,天子车驾到达临汾。

此时天气已经转冷,大司马大将军李弘有意督请朝中大臣暂时放下政务,转而集中精力赶路,先把天子和朝廷迁到晋阳再说,但他的建议遭到了否决。朝臣们在修订官制的问题上发生了激烈的争论,天子车驾不得不在临汾大营停了下来。

本朝官制虽然遵从三公九卿制,但这个三公九卿是指外朝官,也就是外廷。三公九卿的府衙都在皇宫外面。

孝武皇帝雄才大略,需要诏令决策迅速上传下达,但由于公卿权力过大,孝武皇帝受到了很大挚肘,皇权无法如臂指使,于是他开始重用中朝官。所谓中朝官就是设在皇宫内或与宫内有关系的官吏,一般是指尚书、侍中和大夫。他们负责收发文书奏章,位卑而职微,外朝官一般不拿正眼看他们。孝武皇帝于是以“加官”的名义把一些心腹大臣调进了皇宫,并任命外戚担任的大司马大将军领尚书事,主掌尚书事务,以便于外朝官抗衡,这样就逐渐形成了以大司马大将军领尚书事为首的中朝官体系。

皇帝一般与尚书、加官的朝臣商议大计,而公卿大臣却不能参予,所以中朝官对朝政有更大的决策权,很多政事都是中朝官议定后由皇帝下诏执行。

到了光武皇帝时,三公没有实权,尚书成为出纳王命的显要官职。此时尚书台有尚书令、尚书仆射和六曹尚书,时称“八座”,地位非常尊崇。

中朝官权重,同样对皇权形成威胁,于是禁中内朝官便开始介入政务。

禁中是指皇帝和后妃居住的地方,内朝官多是宦官。孝武皇帝晚期时,考虑到尚书只能在宫中殿阁奏事,不能到禁中传达政务,于是任命宦官为中书谒(ye)者令,负责传递诏令奏章,从此中书令开始牵制尚书令。

到了光武皇帝时,宫禁区别更为严格,士人不能随便出入禁中。禁中宣布政令、接呈奏章等事皆由设在禁中的侍中寺(由侍中、黄门侍郎等士人官僚组成)、东寺(由中常侍、小黄门等宦官组成)和西寺(宦官组成的禁中武装)负责。孝章皇帝时,侍中郭举与后宫私通,拔刀惊吓皇帝,结果侍中寺被迁到了宫中,禁中成了宦官势力的天下。本朝后期由于皇统屡绝,太后和太皇太后临朝称制,不便和公卿同堂议事,于是宦官上传下达,成了“手握王爵、口含天宪”的实际掌权者。自此宦官干政,社稷陷入危难之中。

当年孝武皇帝为了争夺相权,牵制外廷,大力重用中朝官。等到了光武皇帝之后,为了防止中朝势大,又以内朝官挚肘。皇权是无限制扩大了,集中了,但由于权力缺少有效制衡,社稷也不可避免地走向了败亡。

七年前,在武人和士人的努力下,内朝和内朝官被彻底消灭了,宦官绝迹于禁中,但大汉随即就迎来了长达七年的权臣祸国之期。七年的征伐岁月,几乎把大汉彻底摧毁了。

今天,同样在武人和士人的齐心协力下,天子被救了回来,大汉开始走向了中兴的希望之路。

中兴的路很漫长,而中兴的基础就是国政方略,国政方略的基础就是官制。官制不能建立和完善,大汉中兴就是一句空话。

几十年来,朝臣们饱受宦官、外戚、权臣祸国之苦,对官制中的权力制衡有一种近似疯狂的欲望。制衡成为此次官制修改的重中之重。

权力制衡的基础其实就是权力分配,权力分配牵扯到不同阶层不同群体的利益,所以激烈的争论是必然的。

官制的修改要着眼于将来,所以内朝、中朝、外朝三个官僚体系必须要健全,缺一不可,彻底消灭内朝显然是不现实的,也是不切实际的。

内朝要建,内朝的宦官要严格依从大汉律,禁止参政,否则将予以严惩,而要做到这一点的关键就是要制衡皇权,也就是说,天子要把夺去的相权还给三公,还给外朝。宦官和外戚干政的主要来源是因为皇统继承一事随着皇权的增大,逐渐变成了皇帝的家事。皇统继承不是皇帝的家事,而是国家之事,应该由皇帝和外朝共同处理。只要外朝权大,则宦官和外戚干政的可能将大大减少。

外朝权大,最不利的情况就是君弱臣强的时候,强臣往往会演变为权臣,而权臣祸国,自古以来比比皆是,所以外朝的相权必须要得到强有力的制衡。制衡的关键就是中朝权力的扩大。孝武皇帝时,昭宣中兴时,光武中兴时,都是中朝权大,皇权集中,继而天下安宁,国家强盛,所以外朝若再想象过去大秦朝或者本朝早期一样拥有强大的相权,也是不现实的事。

但中朝的权力必须受到限制,也就是说,尚书台必须要交还本该三公拥有的权力。其中最主要的是三项大权。一是议政,国政必须由皇帝、中朝官和外朝官合议决策,皇帝和尚书台不能独自做出决策。二是罢免有过失的两千石以上大吏。在光武皇帝以前,州牧监察奏报两千石大吏不称职者,需要有三公府派掾史核查后才能罢免,但光武皇帝把这个权力抢走了。三是听取和处理上计事宜。郡、国每年终(或三年)要派属吏带着“计薄”(记载户口增减、盗贼多少等情况的文书)到京师汇报,听取朝廷的意见。这件事本来是司徒大人的事,但光武皇帝也把它抢去了,结果外朝大臣对各地郡国的情况一无所知,三公大臣想处理国政都无从下手。

为了让官制中的这些突出矛盾得到妥善解决,从而实现皇权和相权的制衡,长公主府、大司马府、大将军府曾数次合议,继而提出了四公同领尚书事的决意,以求外朝和中朝能够互为统属,互相牵制,但事实是,外朝大权独揽,中朝形同虚设,皇权受到了严重制约。

天子在长安虽然无权过问政事,但一帮大臣当时为了对抗董卓和李傕,教授了天子很多制衡之策和从权臣手上夺取权力的办法,天子因此深知皇权集中的重要,对维护自己的皇权也颇有心得。他知道权力只要全部集中在自己手上,才能像孝武皇帝、光武皇帝一样,做自己想做的事,他不愿意像过去一样,再度成为权臣的工具、朝堂上的摆设。他把自己的想法告诉了长公主,还有国丈董承,国舅伏德,大鸿胪士孙瑞,黄门侍郎冯硕、侍中杨琦等大臣,他的理由很简单,按照这种官制实行下去,自己和在长安没有任何区别。

“朕要到二十岁才主政,但朕在河北没有任何根基。六年后,朝堂上肯定都是河北大吏,都是大将军的人,朕说话谁听?”

长公主很吃惊,“大将军为了取得陛下的信任,已经一退再退,你到底要怎样才能信任大将军?这个官制修改之策基本上都是由太傅、大司徒、太常等几位老大人制定的,大将军并没有独掌权柄的意思,这你难道看不出来?大将军如果再退,害怕的不是大将军,而是河北大吏和北疆诸将,其后果不言而喻。我已经对你说过,大将军亲口对我承诺的,六年后,如果天下平定,他绝不进京为官,绝不干涉朝政,他将信守对父皇的承诺,为大汉戍守北疆。如果这样你还不信任他的话,那还有太傅、大司徒、大司空三位大人牵制他嘛,你担心什么?”

“太傅几位大人都老了,在河北又没有武力,大将军随时可以杀了他们。现在虽然说起来是四位宰辅大臣,但真正说话算话的,只有大将军一个人。”伏德劝道,“殿下,你不要忘记了,当年董卓进京的时候,做得也不错,但没过几天,他的暴戾和血腥就一览无遗了。”

长公主玉脸涨得通红,她十分气恼地质问天子道:“那天我拿着奏疏向你解释的时候,你为什么要答应?你不是说信任我吗?”

天子张口结舌,转脸看向董承。董承不敢说话。他又转脸看向冯硕、杨琦,两人也不敢说话。

[综漫]礼装GO!  都市逆袭成王  倾城悍妃王爷轻点宠  陆爷心尖上的人儿  王者唐飞  快穿之逆转剧情  [西方名著]和阿波罗放牛的那些日子  照见星星的她  药膳空间[种田养子]  超级赘婿:第一武帝  春不渡  不需要爱的情歌  末世之丛林时代  我的未婚夫是修真大佬  生人禁地  这个妖孽有点坑  疯狂的青春  重生之吃货人生  重生之花哥逆袭  半扇孤阙歌  

热门小说推荐
妖娘娘饶命

妖娘娘饶命

这是一个山中恶妖强娶小道士的故事。陆宽宽与高止拜了堂成了亲,本以为可以立即采阳补阴,谁料这小道恪守五戒,一心只想得道升仙。呵,成仙?陆宽宽怎么可能让他如愿?他登了天,谁给她提供上好的阳气去?于是,高止收一个妖鬼,陆宽宽就杀一个妖鬼。想积足福报离她而去?她非要让他孽怨缠身,不得飞升。高止也是倒霉,他本是灵宝派小道,苦修十多年,不碰温香,不沾荤腥,自诩清正,好不容易成了灵宝派最年轻的箓生,谁知遇上陆宽宽之后,五戒尽破,甚至与其无媒苟合,终落了个修为尽失的下场。1V1势均力敌小扑街觉得如果收藏破一百,就是HE。没破就是BE。以慰藉我受伤的心灵。如果您喜欢妖娘娘饶命,别忘记分享给朋友...

八条物语

八条物语

饱受应仁文明之乱摧残的京畿诸州经过了数年的平静后,再一次回到了内讧下克上的恶循环之中。然而,与京畿的战乱相比,另一个扶桑的政治文化中心关东八州,在经历了永享之乱享德之乱之后,一早便处于战乱频仍的状态就在这种周而复始的漩涡看似不断重复的同时,一位穿越而来的少年注定为这场超过半个世纪的恶循环带来巨大的改变。而这位少年当时也没想到自己会一统天下五畿七道六十余州如果您喜欢八条物语,别忘记分享给朋友...

猎魔人在霍格沃茨

猎魔人在霍格沃茨

我笑那邓布利多无谋,伏地魔少智狼学派猎魔人伊森如是说到,总之这是一个猎魔人因为天球交汇穿越到了哈利波特的世界,重建狼学派的故事如果您喜欢猎魔人在霍格沃茨,别忘记分享给朋友...

修仙从陆家开始

修仙从陆家开始

天地四极,东至暗海,西达沙幕,北至冻土,南极天渊。陆家少年,从一方海岛走向这大千世界。如果您喜欢修仙从陆家开始,别忘记分享给朋友...

风水师她只想离婚

风水师她只想离婚

重生玄学虐渣打脸上一世,颜安洛把陆霆昊当成心尖宝,痴傻纠缠,临终前才发现自己就是一个小丑。重活一世,她剜心割肉,跟那人彻底划清界限。远离男人,一心搞钱!可对方却好像是变了一个人,日日在她身...

蚀骨危情

蚀骨危情

夏薇茗死了,沈修瑾亲手将简童送进了女子监狱。三年牢狱,简童被沈修瑾一句好好关照她折磨的大变样,甚至狱中被同意捐肾。入狱前,简童说我没杀她。沈修瑾不为所动。出狱后,简童说我杀了夏薇茗,我有罪。沈修瑾铁青着脸你给我闭嘴!不要再让我听到这句话!简童笑了真的,我杀了夏薇茗,我坐了三年牢。简童逃了,沈修瑾找疯...

每日热搜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