魔天记小说网

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

第五十一讲(第1页)

请大家打开讲义第111页。癸三,结责迷情。当我们在修学首楞严王三昧的时候,要把握两个很重要的原则:第一个就是它修学的方法,第二个就是它修学的目标。那么,首楞严王的修学方法是什么呢(这一点蕅益大师很强调)?两句话:第一句话是称性起修,第二句话是全修在性。称性,这个“性”是指的我们众生本具的性德,也就是我们常说的现前一念心性;这个“称”是随顺、安住的意思。也就是说,在整个生命当中,我们的心跟外境接触的时候,一定要安住在心性,不能安住在外境。为什么我们不能安住在外境?这当中有三个过失:第一个,外境是对立的。你看,我们只要这一念心落入了外境的事相,马上产生好坏、得失、成败的对立。对立的世界是很容易刺激我们产生烦恼的,贪瞋的烦恼。因为如意的境界我们产生快乐,就产生贪;不如意的境界产生痛苦,就产生瞋嘛。所以,你的心经常住在外境,你一定经常起烦恼,因为你的心住在错误的地方。第二个,外境是生灭的,它变来变去。你今天认为它是这样,它明天又变化了,所以弄到你自己觉得躁动不安:弟子心不安。我们为什么心不安呢?我们的心本来没有不安啊,为什么会不安呢?因为你的心老是注意某一种事情,而这件事情又不断地变,你就跟着它变,所以弄到你自己非常不安,是你自己找麻烦。因为外境本来就是变化的,它是业力所变现的,所以,经常住在外境的人会觉得自己躁动不安。第三个,外境是有限量。你只要住在一个外境来修学善法,你的功德就不能圆满。所以,在本经当中佛陀一再告诉我们,我们的心跟外界的人事接触的时候,记得把心带回家,你一定要安住这一念心。要站在心性的角度来面对生命,用一种历练的角度来面对生命,而不是用受用的角度来面对生命。这是一个很重要的观念——称性起修。也就是说,你一定要安住现前一念心性来修学,不能安住在外境来修学。这个观念是非常重要的。那么,当我们把心带回到心性的时候,应该怎么修呢?全修在性。你这个时候在心性当中要修习空假中三观。前面是强调性德,这一段是强调修德。用空观来照了我们空如来藏,去观察我们这一念心是本自清净,来破除我们的无明妄想。假观是照了不空如来藏,我们这一念心本来具足,安立种种的假相来启发我们心中的功德。空观是破恶,假观是生善,中观就是一个空有同时、空有无碍的平衡,中道了义的平衡。我们在整个修学当中一定要安住现前一念心性来修学空假中三观,而整个修学的目的还是在开显你心性本具的功德。所以,人生只是当作你一个历练的对象。这个就是修《楞严经》的主要的中心思想。生命不是让你来受用的,生命是来给我们历练的。抱着历练的态度你才能够修首楞严王三昧。这个方法掌握以后,我们的目标是什么呢?修学目标前面有说过,就是“离一切相,即一切法”。所以,当我们在修学首楞严王三昧的时候,经常用这两句话来检讨自己,就发觉心中的相一天一天慢慢减少了。虽然在人事的复杂因缘当中不断地活动,但你心中的我相人相减少了,这表示你这个人进步了。你心中的功德法增加了,你的慈悲心、智慧心、布施的心、禅定的心这种善法的力量增长了,这个就是一种进步。离一切相,即一切法。如果说越修行心中的相越多,那就糟糕了,你的心中又修行又是心有千千结,那你这个方向就肯定错误了。所以我们经常用离一切相而即一切法来检讨自己,是不是很正确地走在首楞严王三昧的目标上。这个目标是来检讨自己的。这就是我们修《楞严经》的两个主要原则。癸三、结责迷情【图一】我们看讲义的癸三,结责迷情。前面佛陀讲到如来藏妙真如性圆三谛理,所谓离一切相而即一切法的观念以后,这个地方作一个总结,来诃责凡夫跟二乘心中的迷情。我们看经文的地方总共有三段,先看第一段。如何世间三有众生,及出世间声闻缘觉,以所知心,测度如来无上菩提,用世语言,入佛知见?这一段就是一个总标,把凡夫跟二乘的迷情标出来。我们简单地说明一下。我们前面说过,凡夫二乘最重要的迷情就是心外求法。他不管修什么样的善法,都没有安住现前一念心性。我们看下面的经文就知道了。“如何世间三有众生”,这个“如何”,蕅益大师说有责备的意思,就是“为什么”。在有漏的世间当中的三有,包括了欲有、色有、无色有。三有这个“有”,是包括整个三界的有漏的因果。有漏的因果怎么产生的呢?其实就是我们众生一念向外攀缘的迷情而有的。比方说,欲有,他所追求的就是五欲的果报。他为什么去布施?为什么修学五戒?为什么修学十善呢?他心中是追求一种五欲的果报相。色有,他所追求的是一种清净的色法。他为什么修学禅定?他就是要追求一种清净微妙的色法,所以他变成一个色有。无色有呢?他所追求的就是那一念的分别心,他要的是那个寂静的分别心。也就是有这一念的迷情的因素,就招感了果报,由果报当中又产生另一念的迷情,而构成了一种三有的循环。,!“及出世间声闻缘觉”,二乘人心中也有迷情,他离开了一念心,追求心外的一个偏空的寂静的涅盘。这个也是他的迷情,他也是不喜欢安住在现前一念心性。所以佛陀作一个总结:总而言之,凡夫跟二乘的最大的毛病,就是以自己狭隘、有限量的分别心来测度如来的无上菩提。这个“以所知心”,我们前面讲过了,就是凡夫跟二乘的迷情。凡夫执着在有相的地方,二乘执着在偏空的地方,总而言之都是一念的向外攀缘。以这种向外攀缘的心,来测度如来的无上菩提。这“无上菩提”,蕅益大师解释,就是前面所说的我们一念心性具足即空即假即中圆三谛理。用世间分别的语言来想象佛陀的知见。这个佛陀的知见是约着智慧,就是空假中三观。前面的无上菩提是约着如如理,就是讲真谛、俗谛、中谛的道理。佛陀意思是说,凡夫修习五戒十善也没有错,二乘人修四谛十二因缘也没错。错不在他的法门,而是他的心态有问题。心态决定我们的状态。所以这个地方佛陀诃责的正是凡夫跟二乘的心态,没有真实地把心带回家,就造成了这样子的流转跟偏空涅盘的产生。这以下讲出一个譬喻。譬如琴瑟箜篌琵琶,虽有妙音,若无妙指,终不能发。这个譬喻说,古代有四种非常精致美妙的乐器:琴、瑟、箜篌、琵琶。这四种乐器被工匠做出来的时候,它的确是具足美妙的音声,但是,你如果没有非常善巧的指头、没有正确的方法来弹它的话,这个美妙的音声是表现不出来的。琴瑟箜篌是指的我们众生本具的一念心性。具足妙音,就表示它具足了圆三谛理,它本身的功德就具足离一切相,即一切法的功德。为什么这功德不能显现呢?是因为我们没有真实地去产生正确的观照,一念的向外攀缘,所以变成这个功德不能显现。我们看第三段的合法。汝与众生,亦复如是,宝觉真心,各各圆满。如我按指,海印发光,汝暂举心,尘劳先起,由不勤求无上觉道,爱念小乘得少为足。这段是把前面两段作个总结。这个地方,“汝”指的是富楼那尊者乃至于整个二乘的无学,这个“众生”包括整个凡夫外道。他们的共同点就是“宝觉真心,各各圆满”。这个“宝”指的是我们心中的光明,这个“觉”指的是觉性。就是我们这一念心性本来具足光明,本来具足觉性,是圆满的,没有欠缺,可以说在凡不减、在圣不增。这样一个圆满的心性跟诸佛是平等无差别的。但是,佛陀在用这一念心性的时候,佛陀“如我按指,海印发光”。佛陀在使用这一念心性的时候,手指轻轻一按,表示佛陀的起心动念、举手投足都跟海印三昧相应。海印三昧指的是:入此三昧,一切的世间法、一切的出世间法都能够如实地显现,像大海能够显现万物一样,有种种的事事无碍的境界。佛陀在用这一念心性的时候,他表现出来的是一种海印三昧的事事无碍;而我们凡夫在使用这一念心性的时候,是起心动念“尘劳先起”,给自己创造很多的烦恼跟障碍。为什么会这样子呢?就是我们刚开始修学佛法,就没有真实地了解大乘的圆三谛理而生起回光返照,只是爱念人天果报,或者爱念小乘的偏空涅盘,“得少为足”。因为我们心中向外攀缘,得到一个人天的安乐相,得到一个偏空的寂静相,就整个相状不得了啦,就把这个心性给放弃了,弄到最后自己障碍重重。这个地方意思就是说,其实我们每一个人的心就像一个琴一样,这个琴本来是可以弹出很好很好的音声,但是我们没有正确的方法,就把声音弹得很差。当然,这个地方就讲到,方法是很重要,观照力是很重要的。我们要想一个问题:我们每天持大悲咒,大悲咒总持观世音菩萨所有的功德。观世音菩萨持大悲咒的时候,不得了,成就种种的海印三昧、无量无边的波罗蜜。为什么我们在持大悲咒的时候,却觉得大悲咒进入到我们的心中效果好像很有限。我们这一念心也没有比观世音菩萨的心差,大悲咒也是那个大悲咒,问题出在哪里呢?按这段经文的意思就是,我们没有去作一个正确的观照,没有正确地去回光返照我们这一念心,所谓的三谛理,如实空,所谓“何期自性本自清净,何期自性本自具足”,没有这样的一种微密观照。藏地法王说,就是你在持观世音菩萨本尊咒之前,你要相信你这一念心本来就具足观世音菩萨所有的功德,要从这一念心出发去持咒。“无不从此法界流,无不还归此法界。”你整个修行都是这个观念,安住在这一念心来持咒。假借这个咒语,还是在开显我们的自性功德,“托彼依正,显我自性;”“称性起修,全修在性。”印光大师常说,“无不从此法界流”,这个“法界”就是一念心。由我们这一念心而发动的咒语,整个咒语还是在开显我们一念的心性,“无不还归此法界”。你用这个思想来持咒,你可以把这个咒的功德开显到最大的力量。就像你弹琴一样,你方法对了,它声音自然就出来了。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后面更精彩!这个地方佛陀已经把前面的三谛理讲得快完了。佛陀一再地强调:观照力是很重要的。蕅益大师说,整个大乘佛法不离开理观跟事修。理观就像一个人的眼睛,事修就像一个人的脚。如果没有理观的引导,我们事修就会变成事倍功半。这个地方等于是强调,凡夫二乘因为没有正确的理观,虽然有一些布施、持戒乃至于禅定、智慧的善法,还是不能成就圆满的功德。丁二、明迷悟因缘无性分二:戊一、答满慈重征妄因;戊二、答阿难再执缘起那么应该怎么作理观呢?这以下第二段就非常重要了。丁二,明迷悟因缘无性。这一段经文,等于是把前面的“如来藏妙真如性圆三谛理”作一个总结,就是佛陀准备要讲修行方法了,所以把前面的观念作总结。这段经文大家要很清楚,你在修学念佛、持咒、拜佛的时候怎么去作微密观照,这个地方是很重要的。我们把标题解释一下,“明迷悟因缘无性”。这个“迷”指的是整个九法界心中的惑、业、苦;这个“悟”指的是十方诸佛的法身、般若、解脱;“无性”就是没有真实的体性。也就是说,十方诸佛之所以产生法身、般若、解脱,它本身也是一个因缘所生法;众生所产生的烦恼障、业障、报障也是因缘所生法。从心性的本体来说,两个都是毕竟空寂的,都是离一切相的,都是后来的因缘而有的。这个思想,后面佛陀就把它会归成两种思想:第一个“达妄本空”,第二个“知真本有”,来当作我们止观的一个主要观念。戊一、答满慈重征妄因分二:己一、问;己二、答。我们看,这个地方分两段:一,答满慈重征妄因;二,答阿难再执缘起。我们看第一段的戊一,答满慈重征妄因。满慈子就是富楼那尊者。前面的经文中,佛陀一再强调:十方诸佛因为背尘合觉,所以产生了事事无碍的功德;一切众生因为背觉合尘,所以产生了尘劳的相状。讲到因为凡夫的迷跟诸佛的悟,就产生了差别的果报。这个时候满慈子就奇怪了,说为什么凡夫会产生迷惑,为什么诸佛就会产生觉悟呢?这个到底是怎么来的呢?难道这个是先天造成的吗?好像说,是不是有些人就注定了一辈子要做凡夫,有些人注定一辈子要做二乘?是不是有些人一辈子就一定可以成佛?那是不是有他的自性可言呢?它这个地方主要是问,凡夫为什么会产生迷惑呢?问这个迷惑的原因在哪里。这个地方有问跟答。己一、问我们看问的地方。看经文。【图二】富楼那言:我与如来,宝觉圆明,真妙净心,无二圆满。而我昔遭无始妄想,久在轮回,今得圣乘,犹未究竟。世尊诸妄一切圆灭,独妙真常。敢问如来,一切众生何因有妄,自蔽妙明受此沦溺?富楼那尊者听过前面的开示以后,得到一个结论。他说,我现在知道了,我们跟十方诸佛,这一念心性——这个觉悟清净的心体,可以说是无二无别,各各圆满,在凡不减,在圣不增,这一点我彻底地明白了。体性上当然是圆满,但作用就有差别了。但是事实上,从因缘上,我跟一切众生却遭受了无始妄想的误导,我们这一念心是心随妄转、向外攀缘,所以长久以来在三界六道轮回当中。我现在虽然透过修四谛法门而成就了小乘的阿罗汉果,但是还没有把心性的究竟功德开显出来。我们凡夫、二乘其实都没有把心性的功德显现出来。而身为十方诸佛,却是“诸妄一切圆灭”。这个地方指的是断德。佛陀用空观的智慧来消灭一切的妄想,能够离一切相。“独妙真常”指的是佛陀的智德。佛陀又在空观当中,在本来无一物当中生起假观,又安立了种种佛法的假名、假相、假用,来成就自己种种的波罗蜜。这个讲智德圆满。那么佛陀能够成就断智圆满:因为断德的关系而成就大涅盘,因为智德的关系而成就大菩提,这怎么会有这么多差别呢?所以“敢问如来”,就是请问如来,我们为什么就会产生妄想,佛陀为什么就不产生妄想呢?这个问题在哪里呢?我们凡夫的妄想遮蔽了自己心中的光明,来受此三界的果报。佛陀前面一再地强调,凡夫因为一念的迷而产生生死的轮回,佛陀因为一念的悟而成就功德庄严。这个地方就问,凡夫那个迷是从哪里来,是什么因缘而产生迷惑的?先要把这个根源找出来,要不然就不能断了。己二、答分二:庚一、明妄本无因;庚二、明真亦无得看佛陀回答。佛陀回答当中分两段,第一段是“明妄本无因”,二“明真亦无得”。这两段太重要了,整个止观的会归处了。第一个说明众生的无明妄想是根本就没有原因的。我们一再强调,一个东西的生起如果是有原因的——“你从什么地方来?”哦,它有一个生起的处所,那表示它有实体。有实体的东西你就断不了了,你顶多只是让它调伏下来,让伤害程度降到最低而已。但事实上这个是没有实体的。换句话说,不管你烦恼多重,你一定可以把它消灭。为什么?因为它没有实体,它只是一个虚妄相,它只就是一念的迷情。妄本无因,因迷故有。它只是一念的迷情。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后面更精彩!这个地方就讲到整个《楞严经》回光返照时的第一个观念:达妄本空。我们看佛陀怎么去发挥达妄本空的思想。庚一、明妄本无因分二:辛一、立喻;辛二、显法;辛三、结合辛一、立喻看经文。佛告富楼那:汝虽除疑,余惑未尽,我以世间现前诸事,今复问汝,汝岂不闻室罗城中演若达多,忽于晨朝,以镜照面,爱镜中头,眉目可见,瞋责己头,不见面目,以为魑魅,无状狂走。于意云何?此人何因无故狂走?富楼那言:是人心狂,更无他故。佛陀这以下等于讲出一个譬喻了。佛陀说,“汝虽除疑”,你现在对于性相不二的道理已经很清楚了,但是对于微细的疑惑,对于这个“达妄本空”、“妄本无因”的迷惑还没有去除。这个道理当然是甚深,那我只好用一个世间上现前已经发生的事实来告诉你。佛陀说,富楼那尊者,你有没有听说过,过去在室罗筏城发生过一件事情。说有一个人,这个人叫演若达多。他有一天睡醒以后,早晨起来,精神饱满,就到浴室去,用镜子来照自己的面目。那么照一照的时候,他突然间生起一念的痴狂之心,就爱着镜中的头的影像。我们去照镜子,头面对镜子,在镜子上产生一个头的影像。他对这个镜子上的头的影像特别的爱着,他认为这个就是他生命的全部了。为什么呢?因为他感觉到这个镜子里的影像非常清楚,眉毛、眼睛、鼻子、嘴巴非常清楚。这个时候他反过来来责备自己真正的头。他说,你看镜中的头多好,我一看,看得清清楚楚;我这头一点用都没有,我也看不到我自己的头。所以他“瞋责己头,不见面目”,说我宁可爱镜中的头,也不要爱我真实的头。产生这样的一个颠倒痴狂之心以后,他就认为说他的头不见了,或者他的头根本就没有用:我的头怎么会长在镜子上面呢?“以为魑魅”,一念的向外攀缘以后,他就认为自己是一个“魑魅”,一个旷野中的野鬼,就整个发狂,到处奔走,就问人家说,你有没有见到我的头呢?有这么一件事情发生。佛陀就问富楼那尊者说,这个演若达多,什么样的因缘使令他痴狂而奔走呢?富楼那说,这个人之所以奔走,只就是一念的痴狂之心,没有其他的原因。因为他早上睡起来好好的嘛,精神饱满,他就是去照镜子的时候,突然看到镜子里面产生一个影像,他就喜欢那个影像,然后就不喜欢自己的头。这个哪有什么原因呢?只就是一念的迷情。我们把这个譬喻作一个疏通。蕅益大师说,这个演若达多指的是一切众生,这个头就是我们众生本具的现前一念心性。他去照镜子,用镜子来照这个脸,就是一念的无明妄动,心外攀缘。见到镜子上面的影像,就指的我们迷真起妄,产生了三细的烦恼,阿赖耶识就产生了。产生了镜中的影像以后,又喜欢它,又爱镜中头。前面是迷真起妄,这以下又执妄为真,产生第六意识的爱取,去造业,最后到处狂走。到处狂走,就指的是众生的六道轮回。所以,追根究底,众生为什么会把心性弄到这个分上?就是最初的一念迷情,就是一念的心外攀缘。这是讲到根源,就是一念的向外攀缘的迷惑心,其他没有任何原因了。辛二、显法【图三】佛言:妙觉明圆,本圆明妙,既称为妄,云何有因?若有所因,云何名妄?这里作一个总标。佛陀说,我们众生本具的妙觉……这个“妙觉”,蕅益大师解释是寂而常照,强调的是如如智,众生本具的如如智。“明圆”是指的照而常寂,是众生本具的如如理。这个如如理跟如如智,本来是圆满,本来是具足,而不假修德,是本来具足的。这个妄想既然称为虚妄的妄想,它怎么有原因呢?假设妄想有它生起的原因,就表示它有实体。有实体的东西,又怎么能够称为妄呢?也就是说,我们每一个人在九法界轮转,有一个共同的原因,都是被妄想所误导。如果妄想有实体,那就糟糕了,凡夫永远是凡夫,阿罗汉一辈子就做阿罗汉,菩萨你就永远做菩萨。你没有改变的机会,因为妄想是有实体的,你不能够解脱它的,你改变不了它的。这个地方是说达妄本空,是说妄想是没有实体的,只就是一念的迷情。这一念迷情,只要你生起微密的观照,把它“啪”照破以后,你就醒过来了。这以下佛陀就开示说,为什么妄想是没有实体。看第二段跟第三段。自诸妄想展转相因,从迷积迷,以历尘劫,虽佛发明,犹不能返!如是迷因,因迷自有,识迷无因,妄无所依,尚无有生,欲何为灭?得菩提者,如寤时人说梦中事,心纵精明,欲何因缘取梦中物?佛陀讲到妄想的作用,它的作用也是很可怕的。先讲它的作用的可怕。说凡夫因为有这个妄想,然后产生一种辗转的作用,而产生了三细六粗,才有所谓的三界六道轮回的果报。,!为什么会有三界呢?为什么会有地狱呢?其实就是我们过去的妄想创造出来的。这个创造出来以后会产生什么问题呢?会产生一种辗转的力量。辗转的力量就是所谓的“从迷积迷”。因为我们过去打的某一种妄想,今生就出现了这样的果报,而我们对这个果报又产生同样的妄想,又会产生来生的果报,这个就是“从迷积迷”。本来是因为过去的迷而产生现在的果报,那么现在的果报又产生现在的迷,又产生未来的果报,这样子就造成一种轮回的相续的力量,经历了很多很多的尘点劫。现在听到佛陀发明这个所谓“何期自性本自清净,何期自性本自具足”的道理,我们还是不敢去回光返照,还是不敢去直下承当。好像说还是离不开妄想,这是一种习惯,辗转的一种力量。这个地方是讲到,妄想的作用的确在我们心中是很强大的,对我们产生很大的影响。这以下讲出妄想的根源。它的力量虽然大,但是到底这个妄想的根源是从什么地方而来呢?你从什么地方而来呢?“如是迷因,因迷自有。”这个无量无边的妄想,其实就是一念的向外攀缘的迷情而已。“识迷无因,妄无所依。”假设我们能够真实地根据《楞严经》的指示回光返照,所谓的正念真如,真实地观察达妄本空,所谓的“何期自性本自清净”,这个时候整个妄想就没有一个依止的处所。所以,其实妄想“尚无有生,云何有灭”呢?我们这个妄想,其实它最初连生起的因都没有,又如何去消灭它呢?所以说,真正证得无上菩提的十方诸佛,当他成佛以后,他开始去回忆他过去做凡夫的时候,就好像什么景象呢?就好像“如寤时人,说梦中事”,就像一个醒过来的人去回忆他过去所做的梦。对这个梦,心中虽然精明,即使诸佛有很多很多的殊胜的善巧的智慧,但是“欲何因缘,取梦中物”?他又怎么能够很清楚地把自己梦中的人事来指示使令他人去了解呢?因为梦中的事本来就是没有的,只就是一念的梦心。因为你睡觉了,产生一念的梦心,所以产生很多的人事;你醒过来的时候,那个梦心消灭了,就觅之了不可得了。我们睡醒以后,刚刚做了很多梦,但是你可以把梦境告诉别人吗?没办法。也就是说,其实修行,就是我们说的,“如人饮水,冷暖自知。”这个地方在我们忏悔业障的时候扮演很重要的角色。你看每一个人,我们是带着烦恼跟业障来修学,每一个人都是如此。就像上帝说的,每一个人都有罪。这一句话是对的,我们是有罪,所以才来轮回的,这是事实。但是同样有罪,有些人进步很快,有些人进步很慢。这个地方就有问题了,就是方法有问题了。你看有些人,他虽然烦恼很重,他修了几年以后他整个转过来,你跟他接触,欸,没有烦恼的味道了。有些人烦恼很重,十年后你看他,烦恼还是很重,没什么改变。他每天都做功课,但是你看他烦恼还是很重。为什么呢?其实这个关键,蕅益大师说,真实的忏悔在于这个“觅之了不可得”,是真实的忏悔。佛在世的时候,有一个弟子叫鸯掘摩罗。这鸯掘摩罗本来是住在室罗筏城的一个外道。他受他师父的错误的引导,他师父说你要去杀一千个人,然后把他们的指头串成一个花蔓挂在胸前,我才告诉你一个修习涅盘的法门。结果他杀了九百九十九人,杀到整个瞋心达到极限,杀到整个城市大家都不敢出来了,跑的跑、躲的躲,看不到人。还差一个人,他就想到要去杀他自己家里的母亲。慈悲的佛陀就知道了,就过来引导他。他去追佛陀的时候,佛陀就跟他保持一定的距离。他走得慢,佛陀就走得慢;他走得快,佛陀就走得快。所以他就很紧张,说,沙门,你停下来,停下来。佛陀说,我早就停下来了,你还没有停下来。这个时候佛陀跟他开示佛法以后,他就产生回光返照。一念的回光返照,“何期自性本自清净”。这个时候他整个烦恼就息灭了,向佛陀忏悔,后来出家以后,今生证得四果阿罗汉。这个人今生杀了九百九十九个人,还证得阿罗汉果!如果这个烦恼有真实的体性的话,他怎么做得到?乃至于我们净土宗带业往生,我们无量劫来造了这么多的杀盗淫妄的罪业,我们为什么能够往生到净土去?这个诸位要想想看,因为烦恼跟罪业都不真实。梦境里面,你在做梦的时候跟真的一样,醒过来,觅之了不可得!当然,这个关键点就是你要能够回光返照。我们前面说过,你要没有回光返照,那这个烦恼变成怎么样?我们看经文就知道了,前面那一段,“自诸妄想,展转相因,从迷积迷,以历尘劫,虽佛发明,犹不能返。”烦恼在我们的心中,到底它的势力是很强大,还是很羸弱,就看你自己会不会观照。你要随顺它,那就不得了。你要是顺着它的因缘去向外攀缘,那它是大的不得了。但是烦恼最怕一件事情,你问它:你从什么地方来?它就完了!身为一个没有根源的妄想,它最怕你回光返照。你问它一句话就好——你从什么地方来?觅之了不可得!这个就是安心的处所,这就是一个灭罪的处所。辛三、结合我们作一个总结。况复无因,本无所有。如彼城中演若达多,岂有因缘自怖头走?忽然狂歇,头非外得,纵未歇狂,亦何遗失?富楼那!妄性如是,因何为在?也就是说,既然梦中的事情都不能指示,何况是无因缘而生起的妄想呢?它是本来就不存在的。这种情况就好像室罗筏城的演若达多,他哪有什么真实的因缘而生起痴狂之心而到处奔走呢?只就是一念的迷情使令他奔走的嘛。如果他能够一念回光返照,问它,你为什么痴狂?这个痴狂心从什么地方而来?只要一念的回光返照而息灭痴狂,那么他的头本来就不必从外面而得,因为他从来没有失掉。纵然在没有歇息痴狂之心的时候,其实他的头部也没有遗失掉。富楼那!无明妄想的体性本来如是,哪有什么真实的原因呢?只就是一念的迷情,还有我们一念的随顺,所以它才生起的。我们整个首楞严王三昧的第一个观念——达妄本空,这是很重要的!:()净界法师【首楞严王三昧】要义

快穿之偶尔在异世界带娃  大秦:三岁圣孙,我教始皇打天下  震惊:躲进冷宫还被宠  这个皇帝换我当  快穿,宿主他图谋不轨  穿成阿甄那些年[三国]  炼刀录  镇守藏经阁百年,投资天命反派  陈不凡江语柔陈思汝  不是哥们,你也穿越者啊?  我在都市筑仙境  高中三年,无人知道我已觉醒  送爱上天堂之二罪人无罪  随身空间之傻女傍上了国家爸爸  季时茜  我在星际召唤华夏老祖宗  和大佬前男友重逢后  诸葛会物理孟德挡不住  穿越淞沪战场,崛起成为最强军阀  仙侠:仙人抚我顶,我授仙人长生  

热门小说推荐
极品小农民

极品小农民

中年大叔重生回到15年前,回到家乡逍遥山村,种种田,逗逗鸟儿。不料初恋大学师妹御姐女总昔日爱人接憧而至,如何抉择?生活可以告诉我们答案。极品小农民书友群,欢迎书友入群探讨。...

联盟之从妖姬辅助开始

联盟之从妖姬辅助开始

楚歌在阴差阳错之下进入了RPG青训队,意外激活了奇葩系统,在比赛中用辅助造成击杀竟然有金钱奖励。BP阶段楚歌教练!我妖姬无敌!教练卧槽!你给AD留一点活路!解说妖姬妖姬不错!配合瞎子,能够起到很好的中野联动的效果!等等!RPG第一手,不是已经选出冰女了吗?如果您喜欢联盟之从妖姬辅助开始,别忘记分享给朋友...

求生种

求生种

叠最厚的皮,挨最毒的打!开局瘸了一条腿,乱世之中人命如草芥,石运只想平平安安的活下去!于是,石运踏入武道,从炼皮开始,手握破境光环,破开万重瓶颈,一路登临武道之巅!老月已完本法师奥义永恒武道长生种旧日主宰皆是精品!老月出品,保证精品!如果您喜欢求生种,别忘记分享给朋友...

神医毒后

神医毒后

关于神医毒后一朝为后,却落入棋局,惨遭千刀万剐之苦。今世重来,医仙成毒后,翻手为云覆手为雨搅乱天下,继母渣爹,庶妹贱男,步步打脸,一一诛之。但不小心惹到的那个变态妖孽BOSS,为何纠缠不休?竟从前...

洪荒之我为姬发

洪荒之我为姬发

得到败国系统,重生到的世界,成为英明神武的周武王姬发姬发泪眼说道我没想强国,我没想当明君贤王,我只想败国,可能你们不理解,但是我不败国就治不好病就得死!看,这就是一代贤王的风采,多么的高瞻远瞩,多么的标新立异,没有贤君周武王做的这些,就没有强国,朋友们让我一起加油干,为了伟大的强国梦!如果您喜欢洪荒之我为姬发,别忘记分享给朋友...

斗罗:开局被云冥所杀

斗罗:开局被云冥所杀

龙王传说同人主角开局被云冥所杀命运齿轮从此转动死而复生圣树觉醒手持死神之镰踏上漫长复仇路…辰安于死亡中蜕变破土出巧遇古月娜打算分离出娜儿人格出言制止两人搭伙共踏复仇路。蝴蝶煽翅膀神界提前归史莱灭唐门散神王怒血与火。主角地球穿越者性格沉稳不浮躁不圣母女主古月娜。...

每日热搜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