魔天记小说网

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

第22集本(第1页)

请大家打开《讲义》第四十三页,壬三、舍内学外戒。

这一科是说明对法明犯,对我们所修学的佛法来说明犯戒的情况,对法明犯当中分成两科,先说明习学失仪,就是我们修学佛法的时候错乱了应有的次第,这个有四种的情况,现在是第三个舍内学外戒,就是我们在佛法还没有通达之前,就学习外道的典籍、或者世俗的典籍,就犯了这条戒了。

无违犯者:若上聪敏;若能速受;若经久时能不忘失;若于其义能思能达;若于佛教如理观察,成就俱行无动觉者:于日日中,常以二分修学佛语,一分学外,则无违犯。

我们看癸二、无违犯的情况,这当中有五个因缘:第一个「若上聪敏」,有些人聪敏,这个人根机特别的利,他在广学多闻的情况之下,不但不会障碍他修习大乘法,而且能够融会贯通,有助于对大乘佛法的学习。比如说他这个人个性很特别,他愈广学对大乘佛法的信心更坚强,有些人刚开始要先专心,有些人他愈广学多闻,他对大乘佛法的信心、对佛陀归依的心愈强,这种利根人是开缘。

第二个「若能速受」,就是说他对大乘佛法善根的栽培已经特别的强,他即使暂时去阅读外道的典籍、或者是世俗的典籍,他能够马上的领纳大乘佛法,对他领纳大乘佛法完全没有障碍的,就是他的大乘善根已经坚固了。

「若经久时能不忘失」,他对于大乘佛法的法义不但是通达而且是不忘失,经常的能够记忆在心中。

「若于其义能思能达」,对于大乘法义、对于整个十法界的因果是由一心所创造的,一心当中也创造了杂染的因缘、也可以创造清净的因缘,对于大乘的不二法门,所谓的染净都是一念心所变现的,世间上没有绝对的染、也没有绝对的净,就是你用什么心情去面对,你对于大乘的不二法门能够如实的通达,而产生坚定的理解,以外道典籍、或者世俗典籍来作种种的参考跟印证,这个是不犯。

「若于佛教如理观察,成就俱行无动觉者」,就是说他对大乘佛法已经融会贯通了,而且他去读异教的典籍、世俗的典籍,能够俱行无动觉,他内心当中在决择事物的时候,能够把大乘的佛法跟世俗的教法在内心当中同时运转而不互相的障碍,同时运转而不互相的障碍,简单的说就是融会贯通,就是所谓的俱行无动觉。

以上的五种因缘,其中有一个因缘具足,你就能够在每天当中拨出三分之二的时间来修习佛法,拨出三分之一的时间来学习外道跟世俗的典籍,是无违犯的。也就是说你即使是通达大乘佛法,你还是要以二比一的比例,佛法的时间要占二、外道的学习只占一。

这意思就是说,虽然菩萨是法门无量誓愿学,我们应该要学佛法、也应该学世间法,因为《瑜伽师地论》上说「菩萨求法当于五明中学」,其实五明当中只有内明是佛法,其它都是世间法,但是我们应该有本末先后的次第,你刚开始要先学大乘法,然后再学小乘法,然后再学世俗的典籍,不应该错乱这个次第。

壬四、专学异论戒

异论就是佛法以外的典籍。我们看戒文:

若诸菩萨安住菩萨净戒律仪,越菩萨法,于异道论及诸外论研求善巧,深心宝翫,爱乐耽味,非如辛药而习近之,是名有犯,有所违越,是染违犯。

一个安住在菩萨种性的菩萨,越菩萨法,他没有遵循菩萨正确的修学轨范。

怎么说呢?因为他对于异道论,对于外道的论典,以及诸外论,就是世俗的论典,他是研求善巧,他花很多很多的时间深入研究,而成就一种善巧的智慧,就是熟能生巧,他可以用各式各样的角度来说明外道的宗旨跟世俗的内涵。

他有这样的心得,他就把这些外道论跟世俗论典「深心宝翫,爱乐耽味」,他把世俗的典籍当做宝翫,宝物一样的爱乐,以此为乐,爱着不舍。也就是说他认为这就是生命究竟的归依处,这个就是整个生命当中所要追求的究竟的功德,而不是把外道的典籍跟世俗的典籍当做辛药来亲近学习,辛药就是一个苦辛之药。

我们在用药有两种:一种是长时间可以服用的,补身体的;一种是你有某一种病,比如说感冒,感冒的药是对治的,没有人身体好又吃感冒药,那就会伤气的,因为感冒是发散的。外道典籍也是一样,他是我们在修行的时候,有一时的因缘偶一为之、偶尔的修学,不能够把它当长期服用的。如果我们今天对外道典籍「深心宝翫,爱乐耽味」,那就是犯到了菩萨的戒法。

这一条戒完全没有开缘的情况,因为前面的舍内学外戒,他对佛教是未精研究,换句话说他还有在研究,一方面研究佛教、一方面研究外道,只是说他对大乘佛法没有深入,所以他有种种的开缘,有些人根机利。但是这一条戒不同,这一条戒他等于是把外道的典籍当做归依处,这样子连基本的三归依都失掉了,所以这条戒自然就没有开缘的情况。

我个人修学的经验,我出家以后差不多花了十年的时间研究大乘佛法、研究小乘佛法,我十年当中都没有看外道典籍、也没有看世俗典籍,一心的修学佛法;十年以后我开始注意一些中国的文化,我在想我那个时候对整个佛法的归依心坚固不动,我相信佛陀所说的佛法是生命的究竟处、归依处。但是我也会想:中国人也活了五千年,那些人没有佛法的滋润,他们是怎么过来的?就是身为一个有情众生跟一条狗不同,他不是把饭吃饱了就没事了,人跟人之间的应对,所谓的安身立命之道,中国人是怎么过的呢?

看看儒家思想,我一看不得了,中国的圣贤尧汤禹舜也是不可思议,他们在没有接触佛法之前,中国也决择出一套「身为一个人如何的能够安身立命」的方法,中国人他告诉你怎么样从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都有一定的章法,我看了法喜充满。也就是说,如果我们今天是一个圣人,我们是一个三界以外的圣人,你所接触的都是文殊菩萨、普贤菩萨,你不要学儒学(呵呵),因为这些圣人的境界种种都是会归到法性。

但是我们现在生长在凡夫的世界,待人处世失败也就障碍重重。一个君子怎么样自己的诚意正心,怎么样在僧团当中立足,怎么能够放眼天下?在中国五千年,这儒家的先圣先贤的确累积了一些经验跟一些智慧的决择。现在的问题是说「谁是本,谁是末」?问题在这个地方。

其实我们说穿了,世间上很多的东西都要学习,问题是什么是主?我曾经听过一贯道的讲师在电视上讲,我刚好出外买东西,看到电视上一贯道的讲师讲《无量寿经》,我也好奇,「哎呀,他在讲《无量寿经》,不得了」,但是我一听,他完全是胡说八道(呵──),根本就把弥陀的功德讲错了,讲到神通感应去了、讲到灵魂出窍去了,这是非常可惜的事情。就是说这个讲师如果一开始是学习佛法,他再学一贯道就不是这个相貌。也就是说我们今天凡夫的心情先入为主,你先前修习小乘法,你就用小乘法来看大乘佛法,跟你思想不同的你就排斥;你先前修习外道法,你就用外道的法来看佛法,你也就会错认消息。问题在这个地方。

我们中国的传承里面,尤其是在宋朝跟清朝,有很多大德强调禅净双修,诸位有听过?禅净双修就是禅宗的般若法门跟净土宗信愿持名的法门合在一起,叫禅净双修。

但是你看这个禅净双修,禅宗解释禅净双修跟印光大师解释禅净双修,完全不同。禅宗是怎么解释禅净双修?禅宗在参禅的时候先念佛,南无阿弥陀佛、南无阿弥陀佛、南无阿弥陀佛,但他的重点不在那个所念的佛号,重点不在这个地方,他回光返照「念佛是谁」?

我为什么能够念佛?这杯子为什么不能念佛?他从那个能念的心观照那个觉性──哦,原来我有清净的觉性。所以禅净双修,在禅宗的解释,他是假借佛号来回观他的自性,反闻闻自性,他对佛号没有归依的心。但是你看印光大师解释禅净双修就不是这个态度了,他强调禅净双修是要对佛号生起归依的心,以般若法门来破障。你说这两个解释是不是完全不一样?

为什么会这样子呢?就是先入为主。你一开始参禅的人、得到胜解了,你看净土法门你也会念佛,但是你念佛的时候你念念回观你的自性;我们修净土的人也会修般若波罗蜜,但是我们是以归依弥陀的功德为根本,以般若法门来帮助我们破障。

所以诸位要知道,你刚开始修的法门,对你的生命产生了决定性的影响,这你绝对不能小看,说穿了就是它会影响你的种性。你如果读《法华经》就知道了,同样是小乘的学者,你看阿罗汉,你看舍利弗尊者,佛陀在讲《法华经》之前,他的心情就是「我等同入法性,我跟文殊菩萨、普贤菩萨都成就了我空法空的真理,为什么文殊菩萨能够从空出假广度众生,而我的生命当中只能够一天一天的等待涅槃的来临」,内心当中「甚自感伤,失于如来无量知见」,对于自己不能够生起种种生命的妙用深自感伤,感到遗憾。

这个人就有大乘善根的人,因为舍利弗尊者在修小乘法之前曾经修过大乘法,后来退大取小,但是他的善根还在。但是诸位你去读读后面那一段、〈方便品〉再往后读,你读读迦叶尊者的心情就不同,迦叶尊者说:我证得涅槃以后、证得不生不灭的空性以后,我观察这个人世间的因缘,不管是三界的苦恼果报、不管是诸佛菩萨那些种种的三昧功德,我观察这些苦乐的果报,都是不生不灭、无大无小,不生好乐。没有好乐的心,他对于自己能够趋向涅槃没有任何的遗憾,这种人就是定性声闻,就是这个问题。

也就是说我们在修小乘法,如果我们今天没有远见,我们把生命看得短一点,反正成佛之道,先离开三界的火宅再说,那你就会选择小乘法;但是等到你成就了三界涅槃以后,后面那一段路你就难走了,就非常难走了,因为你的心性被你破坏了。一个有远见的人,他会用小乘苦、空、无常的法作自己生命的一时对治,但是他对成佛之道一开始就布局得很正确,他通过三界火宅以后,他后面的成佛之道、那个界外的菩萨道他走得非常顺畅。

所以我们绝对不能够得少为足,我们的生命当中离开三界火宅只是生命的一部分,所以我们一定要作长远的布局,释出你的种性,这就是为什么菩萨戒要我们先学大乘法再学小乘法,然后学习这些人天的善法来做我们的补助,是这个意思。因为任何一个教法刚开始进入你的心中,第一个教法是先入为主的,你很难改变。所以这个地方就是,我们应该以大容小,「以大容小,无法不大」,蕅益大师说是「以大融小,无法不大,圆人说法,无法不圆」,以大乘佛法为根本,以小乘法、人天法来当做一时的对治。

辛二、闻深毁谤戒

壬一、染违犯

对法明犯有两科,前面一科是习学失仪,这一科是闻深毁谤,深就是对于大乘甚深的教法生起毁谤,我们看壬一、染违犯,看戒文:

若诸菩萨安住菩萨净戒律仪,闻菩萨藏,于甚深处最胜甚深真实法义、诸佛菩萨难思神力,不生信解,憎背毁谤:不能引义、不能引法,非如来说,不能利益安乐有情。是名有犯,有所违越,是染违犯。如是毁谤,或由自内非理作意,或随顺他而作是说。

一个安住在菩萨种性的菩萨,他听闻到大乘的菩萨法藏。

什么叫大乘的菩萨法藏?这当中有两个内涵:第一个「于甚深处」,甚深处是讲大乘的世俗谛,大乘的世俗谛讲到十法界的因果,就是你今天用五戒十善招感人天的果报,乃至于修菩提心、六波罗蜜成就诸佛菩萨的果报。

玄幻:成为瞎子,我游历江  离婚后,绝美天后后悔了  年代假千金下乡,撩汉搞钱样样行  清穿:试婚格格娇宠日常  玉骨沉沙  无职专生墨门  秦末:强抢虞姬,截胡陈胜吴广!  嫁个首富当后妈,无痛生子顶呱呱  竞选神明  焚化炉温度太高,前夫有点热  六十五岁不努力成画圣,你退什么休?  诡道神话  上抽全家,下灭恶魂,玄妃狂又狠  御兽读心后,谁还要相亲继承家产  魔法校园之星辰崛起  败犬女帝,把头发盘起来!  神豪:最强榜一,姐无限打赏  我在冷宫,从婴儿入魔开始  霍总,夫人的十个哥哥又来催离婚了  异界一之异魔神传奇  

热门小说推荐
弃妇难为:特工王妃太诱人

弃妇难为:特工王妃太诱人

顶尖特工一朝穿越成被渣男休掉的弃妇,带着一只可怜小包子,住着顶不遮雨墙不避风的破屋子,揭开米缸连屁都没有,这日子还咋过?采野菜卖野果进酒楼平绣坊,凤瑶就不信了,还过不上好日子了?眼看着破...

我师兄实在太稳健了

我师兄实在太稳健了

重生在封神大战之前的上古时代,李长寿成了一个小小的炼气士,没有什么气运加身,也不是什么注定的大劫之子,他只有一个想要长生不老的修仙梦。为了能在残酷的洪荒安身立命,他努力不沾因果,杀人必扬其灰,凡事谋而后动,从不轻易步入危险之中。藏底牌,修遁术,炼丹毒,掌神通,不动稳如老狗,一动石破天惊,动后悄声走人。本来李长寿规划中,自己会一直躲在山中平安无事的修行成仙,直到有一年,他的老师父静极思动,又给他收了个师妹回来ps暂时不开新群,五群(1o98711961)壹群(474o95492)2群(836797636)3群(398929196)肆群(1o71o59242)贯彻到底,轻松修仙!...

漫漫仙路奇葩多

漫漫仙路奇葩多

寻仙音,得长生,悟天道,秀云之巅,霞光满天闯龙宫,下幽冥,登神界,排空巨浪,魑魅魍魉。到目前为止画风还很正常,然而林小哥儿拿着写作番天印读作板砖的法宝默然无语观师傅,这跟说好的不一样啊(摔!本人已完本430万的前作,搭配食用效果更加。节操保证。真的,有节操,з」∠书友群601457410如果您喜欢漫漫仙路奇葩多,别忘记分享给朋友...

龙图腾II

龙图腾II

主人公夏海当过兵,却得罪了人,落个退役的下场,夏海人很热心,可是却也坏在热心上面。一次偶然的见义勇为却不想成了穿越大军的一员,来到了远古时代,但是,夏海却发现,这里并不原始。这里有着大大小小的部落。这里已经有了大的部落联盟,或者称呼为诸侯国也不错。这里是一个实力为尊的世界,这个世界的个体力量几乎异常的强大。夏海该如...

大佬他负责貌美如花

大佬他负责貌美如花

榕城一中新来了个转学生,此人长着一张标准的小白脸,瘦,白,帅,而且性格软弱,用旁人的话来说是个能激起人保护欲的小可怜。晏淮之也是这么认为,直到他亲眼看见小白脸把一米八几的校霸过肩摔到昏迷,那股子狠辣劲儿让他刮目相看。隔天小白脸搬进了他的寝室。第一天,他发现小白脸躲在阳台抽烟。第二天,他发现小白脸居然是个能轻易盗取学校内部机密的黑客高手。第三天,他发现小白脸能以一敌十,柜子里还藏着跆拳道黑带四段的黑腰带。很久以后,晏淮之以为自己已经把小白脸的秘密扒了个干净,并建立深厚的革命友谊时,小白脸因为肚子痛半夜进了医院,医生诊断完毕,如果您喜欢大佬他负责貌美如花,别忘记分享给朋友...

医妻三嫁

医妻三嫁

苏凉穿越后,嫁给同一个男人,三次。第一次,只是交易。第二次,还是交易。第三次,又是事不过三,我们假戏真做吧。顾泠说。女主视角军医穿越,成了被豺狼亲戚害死的苦命村姑。报仇雪恨之后,无处可去,便跟美男相公搭伙过日子。相公是个神棍,字面意思。日子过得那叫一个风生水起,跌宕起伏,伏伏伏伏要不,散伙吧?苏凉认真提议。美男说,下辈子再说。男主视角天生特殊能力,让他选择离群索居。从来都是让身边的人离开,第一次开口挽留的人,就是她。顾泠觉得他和苏凉天生一对,注定要在一起。有人反对?他一直在救人,偶尔杀几个也无妨。霸气睿智成长型穿越女主vs仙气地气并存异能男主如果您喜欢医妻三嫁,别忘记分享给朋友...

每日热搜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