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
高斯说,他甘愿冒被日本人俘虏的危险,也不会让中国人觉得美国即将撤离重庆。他建议马格鲁德可以减少使馆人数,将他们分批向印度转移。高斯同时电告华盛顿,向赫尔国务卿汇报了马格鲁德的担忧。赫尔当即向马歇尔做出指示,让他严禁马格鲁德继续散播美国使团可能撤出中国的言论,因为这一行动必将“极大地伤害中国的利益和作用,以及我们希望这个远东国家将来在联合国里发挥的作用”。
林蔚在逃难途中丢失了密码本,无法及时向重庆报告前线的情况。幸好随行参谋沈定邦还带着与重庆军训部联系的专用密电本。林蔚于是拟电发往军训部,再由军训部发电给蒋介石。收到滇西发来怒江防线已经稳住的消息,蒋介石长长出了一口大气,迅疾回复林蔚:“微戍电刻始接悉,无任欣慰之至。”
蒋介石随即颁布了一系列紧急命令。滇西第九集团军及川滇边境各部星夜增援惠通桥,相关各部由林蔚统一指挥,“参谋团团长林蔚在滇、黔、川前线代行本委员长职权,三省部队任其调遣,如有不服从命令者就地枪决。”同时下令第五十四军前往昆明接防,第十一集团军宋希濂所部第七十一军由昆明移驻滇西边境布防。
5月6日,宋希濂从下关给保山打电话询问前线战况。接线员告知“线路正忙,请勿打扰,一位老板正同保山谈生意”。宋希濂闻讯,勃然大怒,厉声喝道:“我是总司令宋希濂,限你3分钟接通电话,贻误战机,老子毙了你!”不到1分钟,电话就接通了。
7日下午,匆忙赶到惠通桥的宋希濂立即部署反击。8日上午,全部抵达怒江的第三十六师对过江日军残部实施围剿。除几十人泅水逃回西岸,江东日军被全部肃清。
除坂口支队主力冲向怒江,另一路日军同时也向腾冲进发。听说日军将至,当地官员随后撤离。新二十八师师长刘伯龙带着20余名残兵路过此处,百姓似乎又看到了希望。地方乡绅极力挽留刘师长留下来主持防务,但刘伯龙高调宣布:“本部只接到命令收容溃兵,没有接到抵抗日军的命令。”随即带着虾兵蟹将穿城而过,扬长而去。
10日下午,日军300人不费一枪一弹占领腾冲。城内所有财物均归日军所有,包括腾冲仓库3000多驮大米以及大量盐巴、棉纱、布匹等物品。
在缅甸东部,第六军军长甘丽初命令各部陆续向萨尔温江东岸转移,撤往景栋与最早入缅的第九十三师会合。日第十八师团紧追不舍,第六军边打边撤,以重大伤亡代价顶住了日军的进攻。由于远征军主力在中路,日第十八师团逐渐放弃追击,加入围歼远征军主力的战斗。
从5月23日至6月3日,第六军各部交替掩护,历尽艰辛,返回国内。第九十三师出征时9000人,返回云南时只剩4900人。第四十九师剩下4600人。最惨的暂五十五师只剩2300人,第六军军部剩余不到600人。全军出征时30000人,回到国内的仅12400人,损失17000人以上。
4月25日,日第三十三师团重占仁安羌之后,中、英、美三方指挥官在皎克西召开了最后一次军事会议,日军飞机投下的炸弹不时在会场的周围爆炸。亚历山大提出,英军必须迅速撤过伊洛瓦底江前往印度,不然就会陷入正向曼德勒挺进的一支日军部队的包围。就在亚历山大发表上述言论的同时,英军已渡过伊洛瓦底江大踏步西撤。26日,亚历山大下达了以印缅边境葛里瓦为目标的总退却令。
4月30日,罗卓英致电杜聿明,“腊戍失守,曼德勒会战计划取消”,要求他率中路主力向北撤退。发完电报的罗卓英随即与史迪威一起北撤,两人先是坐火车,后来改乘汽车。到了下午,罗卓英离开指挥部,不辞而别。他带着一排卫兵强行征用了一列火车,押着司机开往密支那,准备从那里登机飞回重庆。不料这列未按计划运行的火车只开出40公里就与一列货车迎面相撞,导致铁路运输因此中断两天。“我的天,这头脏猪怎么没被撞死!”史迪威在当天的日记中愤怒地写道,“难道委员长竟然相信这样的人能够打胜仗?”后来罗卓英率部分司令部成员向西撤退,辗转于5月23日到达英帕尔。比起杜聿明的主力部队来说,他们尚算是幸运之人。
在讲述中路远征军主力的悲惨命运之前,我们先来看看西路英军的最后结局。按照亚历山大下达的退却令,斯利姆率英第一军余部继续向西北方向快速撤退。曼德勒南方的阿瓦大桥是英军渡江撤往印度的必经之路。由于得到新三十八师的掩护,26日至30日23时05分,英军后卫部队英印第十七师和澳第六十三旅,连同最后一批散落的难民顺利通过大桥。午夜之前,斯利姆下令引爆了两个月前早已埋好的炸药。“一声巨响,这座桥在4月30日23时50分被炸掉,”斯利姆说,“桥的中段完完整整地落入河中——这既是一幅可悲的情景,同时也是一个信号:我们彻底丢掉了缅甸。”
过江之后的英军继续一路狂奔。一队队衣衫褴褛的难民,一辆辆燃料耗尽的卡车抛锚在崎岖不平的土路上,空中不时有日军飞机投下炸弹,这些无疑都阻碍了英军的撤退速度。英国人在沿途丢掉了包括坦克在内的大量武器装备。由于到处都能得到缅甸人的帮助,日军很容易就知晓英军的撤退路线。从4月26日起,日第三十三师团原田支队以每天不低于50公里的速度向伊洛瓦底江快速追击。30日晚,他们抢在英军之前占领蒙育瓦,切断了英军西撤的道路。
亚历山大深知蒙育瓦之重要,下令斯利姆不惜一切代价杀开一条血路。此时英军离中国军队已远,再也无法依赖友军的掩护,想活命只能靠自己了。5月2日,斯利姆下令英缅第一师在10辆坦克的支援下强攻蒙育瓦,不出意料地以惨败告终。英军在战斗中丢弃大炮6门、坦克2辆、汽车158辆和重机枪3挺,超过400人成为日军的俘虏。不仅如此,原田支队还分出兵力占领了蒙育瓦以北25公里处的另一战略要地布达林。5月6日深夜,荒木支队占领耶乌,次日凌晨与从瑞波北上的第五十五师团会合,双方开始全面围歼英军。饭田电令第三十三师团分兵向钦敦江挺进,迅速抢占沿岸主要渡口,试图将英军一举围歼于钦敦江以东地区。
日军显然低估了英国人的逃跑速度,撤退名将亚历山大此前早已安排对撤退路线进行了修葺,使得英军的逃跑更加迅速。5月5日,英军已退至钦敦江东岸的瑞琴。斯利姆一面派出后卫部队阻击日军,一面组织主力渡江。到9日,万余名残兵利用5天时间全部撤至钦敦江西岸。
英军继续绕道向葛里瓦撤退,日第三十三师团穷追不舍。5月10日,荒木支队突破英军后卫部队的阻击,突入葛里瓦峡谷。斯利姆命令骁勇善战的廓尔喀营断后阻截,其余人员继续一路向前狂奔。英军仅在葛里瓦就遗尸1200具,大量汽车、坦克、装甲车、火炮都成了日军的战利品。溃不成军的撤退队伍稀稀拉拉,足足有145公里之长。5月16日,英军终于到达印度阿萨姆邦的达武。在长达1450公里的大撤退中,只有12000人幸运保住了性命,损失的英国、印度、缅甸和廓尔喀士兵多达13000人,超过75万难民在撤退途中死去。
但相比新加坡13万人的集体投降,亚历山大依然可以自豪地向丘吉尔报告说,经过长途行军,他的官兵虽然衣衫褴褛、面容憔悴,但仍有半数以上人员拥有武器,他们的战斗精神仍在。在5月20日交出指挥权时,这位英国名将向新闻界信誓旦旦地保证:“我们当然要重新夺回缅甸,它是大英帝国的一部分。”在他眼中,那段狼狈不堪的撤退经历毕竟不算光彩。战后,他在回忆录中描述缅甸那段痛苦经历时,只用了3页纸。
虽然军衔只是陆军中将,但史迪威和麦克阿瑟一样不能被轻易放弃。5月2日傍晚,一架美军c-47运输机在缅甸中部瑞昌的一片甘蔗园里颠簸着降落了。飞机上跳下来两个美军飞行员,他们是凯莱布·海恩斯上校和罗伯特·斯科特上校。此次飞行危险极大,两名飞行员都是美国空军的绝顶高手——前者是印度阿萨姆邦至缅甸、中国的空运队队长,后者是空运队的执行军官。他们奉美国陆军副参谋长、航空兵司令官阿诺德中将之命,专程从印度飞到此地接应史迪威脱险。海恩斯告诉史迪威:“阿诺德将军派我们来把您接走。”
史迪威拒绝乘飞机离开。他告诉海恩斯:“如果我现在用这种方式逃跑,就会造成又一次失败,今后我再也无法指挥中国军队了。”海恩斯解释说,距离最近的日军离瑞昌只有30公里。史迪威让一些参谋上飞机前往印度,并告诉他们,“到那里找一个训练中国军队的地方”,自己依然拒绝登机。海恩斯这才悻悻驾机飞走。
夜幕降临,史迪威下令“准备转移”。随后他们在半夜登车向北追赶杜聿明的部队,试图赶在日军之前到达密支那。但北进道路被难民的牛车阻塞,他的车辆在崎岖的道路上不断抛锚。史迪威身边只剩下40人,包括18名美国军官、6名士兵、1个中国警卫班、1名传教士和1名记者。远征军司令部已经和自己指挥的部队完全脱离。
尽管史迪威拼命追赶,但他仍然未能赶上杜聿明的主力部队,电台也无法取得联系。坏消息一个接着一个,八莫失守,日第五十六师团主力已渡过伊洛瓦底江上游,密支那危在旦夕,再往前去已无路可走。
5月6日,史迪威一行到达英多,此时杜聿明的主力离开此地已整整一天。此处距密支那尚有3天路程,与印度英帕尔隔着两座大山,中间有条赶马人小道相通。史迪威在此做出决定,放弃追赶主力部队,转向西撤入印度。
史迪威清点了人数,意外发现队伍中增加了许多陌生的面孔。其中有英军士兵、1名美国医生和19名缅甸护士,还有一些难民,甚至出现了1个挺着大肚子的缅甸孕妇。他的队伍——包括那名未出生的婴儿——共有115人。史迪威给马歇尔发去了离开缅甸之前的最后一封电报,之后让报务员烧掉密码本,砸毁电台。5月7日,这支小部队动身前往钦敦江。
食品被统一集中起来,除武器弹药之外的个人用品统统扔掉。史迪威规定每天至少走23公里。所有人必须严守纪律,否则请他立即离开队伍。史迪威本人以每分钟105步的频率走在队伍最前边。
在丛林中沿着大象的足迹行走了5天之后,史迪威一行到达霍马林。之后乘筏顺溪而下,于13日跨过钦敦江——只比日军早到了36个小时。随后小部队得到了当地印度当局的接待,补充了饮水和食物。5月20日,在艰苦行军中度过了60岁生日的史迪威,带领这支小部队到达印度的英帕尔。
艰苦行军使史迪威的体重足足减少了9公斤。他顽强的意志力和厉害的舌头,使那一群逃难者在长途跋涉中竟然没有一个人掉队。有人回忆说,行军途中的史迪威“看上去好像上帝在发怒,像个恶魔似的嘴里骂个不停”。
逃出缅甸的史迪威对英国人和中国人都充满了愤怒。他在日记中写道:“三分之二的英国佬骑着马,而我们的人没有一个骑马。”整个5月,他发给华盛顿的电报有6封之多,一封也没发给蒋介石。
在飞回重庆会见蒋介石之前,5月23日下午,史迪威在新德里举行了新闻发布会。“我们挨了一顿揍,”史迪威说,“正如大家所看到的,我们不得不撤出缅甸,丢尽了脸。这是盟军也是我个人的奇耻大辱。我认为,我们必须找出失败的原因,重整旗鼓,才能重新返回缅甸。请大家记住我的话,我们一定要胜利地返回缅甸。”
有过类似语言的至少有三个人。除了眼前这位,还有麦克阿瑟和刚刚提到的亚历山大。两个美国人最终都兑现了诺言,而那位英国人从此之后再也没有回过缅甸。
对于惊魂未定的英国人来说,只要日本人不进攻印度,缅甸让给他们倒也无妨。战后英国史学界称,缅甸战役是世界上最奇怪的一场战争,是一支“被遗忘的部队”打的一场“被遗忘的战争”。
邪谋天下 花非花(短篇集) 民调局异闻录(六部) 你男朋友,我接手了 网恋照骗的逆袭之路 过于真实的穿越生活 逆流人生 三国我在许都开酒馆 (西幻)救下『狼』的我 修真之魔修难为 女配手握龙傲天剧本[快穿] 快穿之冶容诲淫NP 我有一个小目标,先抢他一个世界 太平洋战争五:绞杀日本 重生之蜕变 岁岁人长久 医见倾心:绝色战王妃 都市小神厨 同居指南 女先生(NP)
秦薄邕知道她千娇百媚,张扬恣意,是这人间富贵花。一朝失忆,富贵花没了变成楚楚动人的小白花,原本的情仇他想作罢,偏生小白花一改往常,黏他爱他盯着他。如果您喜欢王妃是朵黑莲花,别忘记分享给朋友...
蠢笨小学生林凡莫名其妙开了挂。你扶了一次老奶奶品德1你翻看了一本书,智力1你削了一枝铅笔,体力1你照了一次镜子,外貌1你又照了一次镜子,外貌2你反复照镜子,毛团鄙夷的撇了撇嘴请不要反复臭美!多年后,身为大学一霸(学霸?)的林凡已是长江破浪时时有,直挂云帆济沧海,他却对着明绣,装了个悠悠的逼道我真不想当学霸如果您喜欢我真不想当学霸之林凡,别忘记分享给朋友...
虫群摧毁了我们的家园,仅存的一些人类随着舰队飞向了那未知的星域。其中一支舰队在一处星域全歼了追击的虫群,但他们舰队也几乎全灭,只剩下一艘战舰迫降在了一颗庞大的星球。他们原本是想在这颗星球之上收集资源,修复自己的战舰,但这颗星球有着十分不同寻常的地方。最后这艘战舰的人员在数年间全部死亡,只留下了一个前进要塞。数十年后,苏峰降临在了这要塞之中,同时伴随而来的还有一个星际争霸人族系统。我们的故事就是从这里开始如果您喜欢星际争霸之崛起的人族,别忘记分享给朋友...
关于极品悍妇的五零年代发现前夫另娶,苏江柳跋山涉水找到他将婚给离了,顺便撕开前夫虚伪的脸。从这以后,她的人生就跟开挂了一样。幸运的拥有了个随身渔场,海鲜自由指日可待,就是略荒凉了点。去离个婚,...
关于快穿宿主她一心求死快穿宿主她一心求死问题少女阮小离自杀了,莫名其妙绑定了一个自称是系统的东西。它说死多没意思啊,爷带你去三千世界当反派,毁天灭地,掀起腥风血雨。阮小离觉得挺有意思的,就同意了,但是喂喂喂!系统,不是说好我只是当反派的吗?毁天灭地最后玩腻了被世界男主杀死就好了,为什么世界男主一个个歪了,都来喜欢我这个大反派干什么?那个谁,你是男主,你跟着我干坏事干什么?那个谁,到底我是反派,还...
老头如果我告诉你,你所属的宇宙其实是一个陌生人的梦,你会不会觉得惊恐?在别人的睡梦中,你的人生就像是一个循环,不断的重生和毁灭。你自己的梦里也有着一个宇宙,无数的陌生人在你的梦里重生和毁灭…卢小鱼你这糟老头子坏的很,我信你个鬼。老头年轻人啊,浮生一梦啊…说完,老头笑了笑,转身离去。卢小鱼看着老头的背影,口中喃喃自语道。开什么玩笑?如果您喜欢毒舌扎心系统,别忘记分享给朋友...
初见时,她把他当成采花贼,狠甩一记耳光后,才知惹了腹黑狠辣的大人物。她本是帝国臭名昭著的废柴丑女,被渣爹出卖,嫁给瘫痪失势的鬼王为妃。废柴配残废,天下人都等着看笑话,却不料鬼王一夜病愈,夺皇位,废后宫,将这位唯一的皇后宠上了天。天下女子皆羡慕皇后娘娘万千宠爱于一身,却不知她正揉着酸疼的小腰怒砸某帝我当年只是打了你一巴掌,你至于记仇到现在,把我往死里折腾吗?敢打朕的脸,还一辈子是轻的。他邪气地朝她轻勾手指,你是自己过来,还是等朕过去抓?如果您喜欢神医狂妃傲娇鬼王,放肆宠,别忘记分享给朋友...